那些惊艳了我的味蕾的食物

        家乡地处华北平原腹地,视野所及尽是广袤的平原,不依山不傍水。日常所用食材多取自田间地垄,都是些寻常食物,烹饪技法上也平淡无奇。这样的食材和烹饪往往难出奇味。所以当我说起儿时家乡味道时,更多的是对当时人和物的怀念。排除掉这些感性因素的影响,那些家乡美食滋味并不见得如何。但是也有些食物在一瞬间惊艳了我的味蕾,开启了新的味觉体验,仿佛触触发了新的游戏剧情:原来世间还有如此滋味。这种滋味百吃不厌,在别处难以寻觅。对我来说最难割舍的当属土信面。


        土信是方言里称谓,是一种黑褐色的野生菌,外形似香菇,但菌盖要薄一些,菌柄也瘦很多。土信原产地好像也不是家乡,但奇怪的是出了老家的县城,在别处再没见过。读书时候曾遍查网络,也曾请教食用菌专业的同学,都没能找到这种蘑菇的学名和由来。土信的做法只有一种,土信打卤面是一种固定搭配,固定的就像汉语里的葡萄、蝙蝠、凤凰,它的存在有且只有唯一的一个解释,土信生来就是做打卤面的,除此之外,它的存在再无任何意义。土信与土信面,土信面与家乡,这种唯一的对应关系产生了一种稳定的化学反应,当我说起土信的时候,将“土信”换作“土信面”,将“土信面”换做“家乡”也毫无违和感。

        土信面做法简单,反正我也不会做。

        土信面上佳的搭配是五花肉打卤,手擀柳叶面配以新鲜带红根的菠菜。隆冬时节,吸溜完一碗热气腾腾的土信面,简直能吃出中华小当家里如瀑布般不停流泻的幸福感,自行脑补。土信的滋味分为两重,肥厚的菌盖像久炖的红烧肉,软糯柔韧,醇厚悠长,最为奇妙的是柔软中的颗粒感,像红烧肉里掺了沙子,带着特有的土腥气。土信的第二重滋味在于菌柄,枯瘦的菌柄绝不像形似的茶树菇,坚韧中带着肥腻,还有那若有若无的沙土感,是我最喜欢吃的部分。

        时隔多年,土信也身价暴涨,寻常百姓餐桌上已难觅踪迹,听说也开发了不少菜式,但对我来说,土信就等于土信面,就等于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纯莹一一北原莹子阅读 1,801评论 0 1
  • 文丨赵自力 我从小就很瘦,别人送给我一个“猴子”的绰号。二十八岁结婚,三十岁后渐渐发福,不是突发,是那种“随风潜入...
    夏花有约阅读 5,474评论 37 59
  • 第一章 叔叔你是坏人! 一个穿着白裙子,白鞋子,一头乌黑长发及腰的女孩背着书包站在巷口。 陆羽看见这个背影熟悉...
    小莫暄Sqsl阅读 3,887评论 0 1
  • 多少次我告诉自己,不再想你,还是会惦记,不想再为你糊涂,失望,可是傻傻的我老是为这所困,好简单点事嘛,不要怕,未来...
    我心写阅读 1,360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