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孩最近心情不好,没有太大的悲伤,却做什么都没有兴趣。
我知道,这个小孩,她不开心。
不要问她为什么不开心,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呢。有一些日子格外开心,就有一些日子,会不开心。
这是多么公平的一件事。
前些天,小孩拉着她的手,给自己列了好多要去实现的事。
但是现在她好像知道了,很可能又都是不能完成的事……
这已不是第一次。
小孩需要人哄,她知道哄不好内心的那个小孩,便什么都做不了。
这样的情形已经有段时间了。
她太惯着内心的那个小孩了,任着它在那里胡闹,耍小性子。到底是在折磨它还是折磨她自己。
但是她太心疼藏在内心的那个小孩了,疼的没有一点办法。
小孩有什么错,它也只是想让她能多关注一下它。她太沉迷做大人了,忽视了心里的那个小孩。
但是你也不能怪她,说她太惯着内心的那个小孩。很多时候,她都只能做一个理智的大人,按着大人的模式,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
她在努力地符合常理,大人的常理。
太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欠缺。她欠缺做大人的潜质。
她想都迁就那么多了,而她所求的,也仅仅是让心里的那个小孩,能继续做小孩。
这一点要求,一点都不过分。你如果敢因为这点去苛责她,她肯定会跟你翻脸。
我说了,她缺乏做大人的潜质。别看她现在大人模大人样儿的。
如果你与她相处,发现她表现得温和,人畜无害,那都是在你没有触碰到她底线的前提下。
而她藏在心底的那个小孩,便是任何人都不能去触碰的底线。
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个小孩,它有多胡闹,有多爱使性子,就有多天真可爱。
它是她的精神支柱。是她死守着的东西。
那是曾经的她自己。后来她如约变成大人样子。
也许旁人不理解,但她也不需旁人的理解。
她自己心里的小孩,她自己惯着就好。
“又不碍着旁人什么事。”
“况且旁人也已经碍了我好多事。”
“小孩,小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谁规定人就应该是什么样子。人难道就不能什么样子都不是吗?”
她允许它不成样子。
她决定先什么都不做,就好好哄好心里的那个小孩吧。
去做一些小孩喜欢做的事情。这个小孩原来喜欢做什么呢,她现在得好好的想一想……
它喜欢在没人的地方,顺着路沿走边边。张开双臂,看自己会不会掉下去。没有掉下去,它就会很开心。
它喜欢逛古镇,古镇的一砖一瓦,古镇的屋顶廊檐,古镇的石板路。那路有熟悉的感觉,每次都会让它很安心。
它喜欢下雨,但是雨最好不要下得太大。小孩要在雨里慢慢地踩,撑着一把不大不小的伞。
它喜欢去溪边,看水流,看花开。一朵,一朵。红的,黄的,紫的。它就看。也摘,也不摘。全看小孩的心情。
对了,小孩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旁边最好不要有人。小孩不喜欢不开心的时候,碰着探询的眼神。
它有时候的确是有些任性。
没人的地方,现在可不好找。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人。烦人。
它不是说人烦人。它是说到处都是人这件事,烦人。
她要去哄好她的小孩。她知道,小孩哄不好,她便什么都做不了。
她是一个理智的大人,只是心里有个疼爱的小孩。
她爱这个小孩,胜过爱她大人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一段日子,没有原因,没有预兆。突然,掉进了不好不坏的样子。
小孩在耍性子。而已。
没有原因。
也不肯给你预兆。
亲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