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 |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需求第二定律(3/3)

[36]

精要

需求第二定律的一个重要应用 - 税负的分摊。

税负通常是由供需双方共同承担,至于谁承担的多,谁承担的少,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对弹性,而与法律或者风俗的规定没有关系 (The law of the irrelevance of the law: 法律无效定律)。

A是需求方和供求交点组成的区块;B是供应方和供求交点组成的区块

A是需求方和供求交点组成的区块;

B是供应方和供求交点组成的区块。

赋税增加,需求者买方多付了钱P0增加到Pd,卖方少收了钱P0减少到Ps。

买房多付的钱+卖方少收的钱,这两笔钱加起来就等于政府增加的税收。

供应者与需求者,谁承担更大税务?相对斜率决定

Law of Supply: as the price of a given commodity increases, the quantity supplied increases, all else being equal.

谁承担更大税务,取决于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相对斜率

这里简化处理,把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说成是比较缺乏弹性的需求(斜率小于1;比如盐),把比较陡峭的供给曲线说成是比较缺乏弹性的供给。而同时把比较平缓的需求曲线说成是具有弹性的需求(斜率大于1;比如奢侈品),把比较平缓的供给曲线说成是具有弹性的供给。


需求曲线陡峭,需求缺乏弹性,赋税增加,买方比卖方承担的部分的更多


供给曲线陡峭,供给缺乏弹性,赋税增加,卖方比买方承担的部分的更多

弹性大小决定承担税负分摊比例

三个问题:

一、养老保险究竟是雇主付的还是雇员付的?

二、房产交易税到底是买房的人付的,还是卖房的人付的?

三、香蕉税到底是买香蕉的人付的,还是卖香蕉的人付的?

正确答案分两句话:

一、税务是双方共同承担的;

二、谁付的多谁付的少,取决于需求者和供应者他们双方的相对弹性。

谁的弹性低,谁对这份交易的需求更迫切,谁就付得多一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