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升初毕业考刚刚落下帷幕,我针对今年的数学毕业考卷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今后小升初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小升初在考什么?
大家都知道小升初毕业考,涵盖了1到6年级的知识点,数学其实也是一样的。的确,在这一张试卷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它考查的范围比较广,质数,正负数,分数与除法,经济问题,图形问题等等。但主要集中在分数与除法(单位1的问题),计算(简便计算,解方程),图形问题,经济问题,行程问题等这几大块。虽然题型量适中,难度适中,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考查的不仅仅是知识层面,更多的是思维能力。
二、本次试卷的整体布局。
1.计算题和应用题占的比值最大,各为30%。
计算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甚至到初中,高中,都是必考的,此次题型分为三大块,一为直接算出得数,二为简便计算,三为解方程。其中,简便计算就是我们熟悉的乘法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实为不难。
应用题:题为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就直接告诉了我们,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数学,我们要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比如经济问题中的银行存款问题。那这一类的问题,就是生活中的问题,又回归了课本中的知识,利息与本金
2.其次为填空题,占比值20%。选择题和操作题各占10%。填空题也正如题所说要用心思考,每一题考查的范围几乎不一样,要求对整个年级的知识面要熟悉。选择题也一样,要反复推敲。
三、本次试卷的重难点。
1.分数与除法,单位1
经统计,这一块在填空题出现了2次,选择题出现了3次,解决问题出现了3题,计算题分数的加减乘除更是一个大比重。可见其分量,而分数单位1的理解与运用尤为重要。
那关于单位“1”的知识点与应用,也很广泛。在做此类题目时,我们往往要先明确谁是单位1,如果有明显的“比较”关系,则与谁比较,谁就对应单位“1”;比如,此题苹果树是在与桃树比较,那桃树就为单位1,苹果树为1+1/5,有30棵,根据分数问题的本质“分”,求出1份为多少即可。
其实,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加法和减法为五年级的重点,那么我们更要在此阶段扎实好基础,为今后的分数应用题和分数的乘除法打好桩。也可以这么说,五年级是一个关键时期,本张试卷中的很多的内容来源于五年级。
2.图形与几何
本次试卷中,填空,选择,操作,应用都出现了图形几何问题,而且每一题的类型都不一样,几乎涵盖了小学阶段的图形问题,所以面对此现象,我们更要扎实每一块的图形问题。特别是平面到立体的突破,空间感的建立。
比如上题,又回归到了一开始我们学长方体的时候,我们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长方体,把长方体剪开,画出长方体展开图,再拼上,再从不同的方位剪开,再展开,这样不断地反复操作,让孩子构建展开图。之后,再让孩子们给这个长方体进行包装,逐步让孩子们自主建立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更加验证了我们不能只传授知识层面,更要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3.概念题型较多,多知识板块结合
经统计本次试卷中考察概念的题型不少于10题,如考查质数,正比例,比例尺等这些概念。
那么,概念考查的第一种形式是直接考查认知,如选择题的第9题和填空题的第21题等,孩子们对这些常见概念都很熟悉,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这一类的得分率很低,所以一定要先学会观察,一者观察条件间的联系,二者观察前后单位是否一致。
第二种形式是将易混淆的概念进行组合编题,如填空题中的第17题,将“比例”和“单位1”这两个易出错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考察,同时又加入了百分数,要求孩子们对这些概念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和认识。
那怎么样对概念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和认识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天音一直推崇概念源头找,让孩子自己找到为什么概念是这样的,以探索者的身份验证概念的准确性。
四、突出几个重要思想
1.转化思想
何为转化思想,数学解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通过转化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把未知化成已知,复杂化成简单,抽象化成直观。
在天音,我们一直推崇“概念源头找,公式自己推”。正如这题,就直接告诉我们了公式自己推的重要性。在学习图形面积时,现在孩子们更多只是记住了公式,而且是死记硬背出来的,却不知公式如何来。久而久之,公式也就经常忘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公式怎么来的,不清楚。同样的,各种概念也是,所以一定要学会自己推导。在教自己学会推导的过程中,掌握的比例会在90%。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就是通过把未知转化成已知,从而推出新知。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方法,是思维的拓展,我们要以不变(知识)应万变(问法)!
2.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换言之,也是一种转化思想,通过设未知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构造方程。比如本次试卷中的很多问题,如最后一题行程问题,就能化繁为简(题中行驶至全程的1/3再向前61千米,可提前1小时,那么再行驶同样的全程的1/3再向前61千米,就可提前2小时,和行驶至乙站可提前2小时这一条件联系起来,可以发现两个全程的1/3再向前61千米就等于全程)。同时第34题,也明确要用方程解。
此外,实践也证明,方程没有界限,方程很多孩子乐于接受。本学期,我们一直在给我们天音六年级的孩子们灌输方程思想,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现在,这一思想我认为在五年级的时候更要种下种子,通过一两年的灌输,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更会在初中开花结果。
3.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数与形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一块不仅体现在了小学阶段,初中高中中的函数问题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对于这一块的学习,我认为首先要读懂图形,与生活实际相连,问题就简单化了。
综上分析,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只传授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让孩子明白知识哪里来?所谓“概念源头找,公式自己推”。另外,也要回归课本基础知识,让孩子自主探索,实践,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把数学生活化,把生活数学化,游戏化。同时,在实践中,我们要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心陪伴,要看到孩子的优点与长处,时时赞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以上是本人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欢迎大家交流指正。下图为我个人对本次题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