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点开微信公众号推文了,这两天无意间点开一篇,结果发现这是最近讨论热的一个话题,关于贫穷、努力和希望。话题的源头是一位刚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姑娘发的一篇《感谢贫穷》,与之相对的是有媒体人发出《贫穷就是贫穷,绝不值得感谢》,和《为什么不能感谢贫穷呢?别苛求女孩当公知》,此类种种文章。与此而来的是关于女孩幼稚,或者媒体职责的讨论。在这些文章评论地方,有人说新闻工作者应该反洗社会资源配置,反思社会体制;也有人说现在的时评是在解释、解读原文。就我看到的几篇文章,寒门贵子是出现比较多的字眼,除了发文的这个女孩,我还看到了其他寒门贵子的介绍,与他们相联系的是一所叫做北大的学府。这一所国内的知名重点学府在每年录取结果出来的时候都会触发一番讨论。
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我在想看到这些文章自己是作何感受的。首先,不能作为一个公知分子,来看到女孩文章背后潜藏的诸多问题,关于教育关于公平等一系列需要社会反思的问题。同时也不能作为女孩这边,以同样的经历来表达努力、坚韧和贫穷的想法。尽管我无法进行感同身受的表达,但是作为一个身处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就这些现象产生的一点点想法还是无法避免的。
看到女孩写的文章以及那些时评,作为文章标题,贫穷两个字是最先进入眼帘的,然后寒门又是一个标签。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孩子和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十几二十年的人,都在用这两个字作为标题。说实话,对于这个现象,我有一点点地吃惊。在上学的年纪,小学、中学、大学,我从未感知到贫穷,甚至一度认为这是一个书面上极度夸张的用语,绝不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在这些年里,甚至从小我就知道人和人生活得不一样,有的人的家是用篱笆围起来的,有的人的家是铺满水泥地砖的,有的人可能要靠打欠条的方式才能拿到一袋米,甚至需要捡拾市场上的菜叶才可能丰富一顿饭,有的人可能分不清柴米酱醋油盐糖的。可是,每次踏入漆黑的屋内和亮堂的室内,我从未感知到贫穷。
或许看到与经历不同,后来,我看到别人家把摩托车换了小轿车,在市里买了几套房子,这边摩托车的证还没办下来,分期付款到了摧款的时候,柜子念了几年要换没换,牙齿掉了说装也没装。那些时候,我知道了人与人生活的差距,别人能穿上百上千的衣服,而这边可能还要为几年前几十块的衣服缝缝补补。从大到小,从小放大,这就是贫穷和富裕的距离,并不是我离富裕有多远,而是我可能离贫穷有多近。我开始明白生活的不易,感知到生活的艰辛,但我从没有觉得自己是贫穷的,或者说别人是富裕的。这一切有一种叫做选择的驱使,在同等境况下,一些人选择这样去做了就富裕了,一些人放弃了某些选择可能就变得贫穷了。我不知道贫穷是如何衡量的,只是知道大家都在努力地生活,没有谁比谁容易轻松多少,也没有谁比谁困难多少,就是生活而已。
是的,可能没有经历过生老病死、感知绝望的人无法这么轻易说贫穷,没有像女孩那样在至亲去世的时候深切地知道了痛苦、挣扎于迷茫,那目前一无所有的我可能是幸运的,因为想法还是这么的幼稚,没有经历这样的阵痛。同时作为一个身处寒门,却算不上贵子的我来说,可能也是不幸的,甚至可能还要说是悲哀的。在别人飞速成长里,我还在慢慢踱步。对于一个从可能宠溺成长过来,对很多事都不敏感当心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容易产生这样深刻的领悟,只是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知道要生活而已。
文章里那段种子埋进土里要重重踩实的描述似乎很容易被引用,我想说一个与之相反的经验。在家里母亲经常会在地里种一些小菜之类的,如果是小种子的话,会直接撒在土面上,然后在盖上一层灰之类的。如果种子大一点,像是黄豆、萝卜、玉米一类的种子,则用锄头刨一个坑,把种子丢进去后,再将挖出来的土铲碎一点填勾一些进去。如果是种子苗的话,先挖一个坑,然后用手把菜苗放进去,将根部周围的土用手压实就行。这些年来,跟着外婆、母亲、爷爷下过不少地,印象里没有说是用脚重重踩实的片段画面。当然,这里并没有否认文章里的描述背后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地区的土壤构成有很大差别,以及不同的作物栽种方式不同,不过种子发芽的条件大同小异,需要空气、湿度和阳光。化作一个人的成长,每个人生来的差异,所处环境的差异等等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除开这些能做的也便是努力了,努力向上,阳光开朗。寒门之中的可能人很多,真正成为贵子的人可能有限,生活却在每一个人中展开,每一个人都在过自己的生活。
不同的文章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一样的见解看法,在这些不同的背后,反映的东西也千差万别,一个现象背后可能牵连甚广,见识短浅的我会赞同那些说努力的文章,同样也会那些指出背后应该反思的文章而惊叹,也会想要写下一点点自己可能产生的感受。除了对寒门的讨论外,还存在一个贵子,那就是社会上对教育对知识对文化的崇敬与憧憬。这一点在任何时候能够博得关注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一个人努力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个有知识文化的人可能还能够让别人生活得更好。无论怎么选择,无关是非对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