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本书也是很早就听说过,一直想看却因为时间和据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而搁浅了。暑假有空来品读,果不其然,开篇便是出版社“贴心”的给出了人物系谱图。看到大量重复难辨的名字时,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古人诚不我欺,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书断断续续读了快半个月,其实读下来人物关系也能大致理清,书主要是围绕布恩迪亚家的主要人物展开,以布恩迪亚家的兴衰史为时间轴,将拉美的光怪陆离的独立史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来,非常精彩!
正文
《百年孤独》最出名的估计就是它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马尔克斯用了这种手法打破自然规则,打破人与幽灵的界限,打破时间,人可以与记忆的任何事物联系。偶尔倒叙+印第安神话的应用,将这种魔幻色彩推向了更高的位置。看起来这是在讲拉美的革命史,但怎么可能会有这种超自然的现象出现?这种映射现实却又与现实大相径庭的描写,让现实的本质更深邃得体现出来,读者在夸大了的历史中能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个国家,这个拉美的问题。正如百科的背景介绍。 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 马尔克斯想通过奥良雷诺上校家族的孤独斗争,唤起整个拉美的团结感,拉美的使命掌握在拉美人命自己手里,这也是本书赢得极高赞誉的主要原因。
关于《百年孤独》,除了鼎鼎大名的魔幻现实主义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永劫轮回。这个词是尼采提出的。 尼采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有有限个粒子组成,而世界的改变也就是这种粒子的组合方式的改变,如果世界是永恒的,那么上述那种永恒的轮回就是存在的.所以现在的人身上的料子将来一定有机会再组合成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人,而且这个人做的事也就是把前面那个人做的事再来一遍.--摘自网络 看完整本书,布恩迪亚家族一代代传承过程中总有一些特定的品质流传下来,包括与生俱开的孤独感,外貌等等。整本书的结局在神秘的手稿中已经预见。布恩迪亚家族总能在一个世纪或蛮荒,或发展,或革命,或安定的时代里兴盛,这种兴盛当然不可能长久,终究在一个世纪的轮回过后,整个家族随着小村庄走向最原始的衰败。
孤独,这个在书中反复提及的概念也很重要。一代代布恩迪亚家族人在反抗,斗争过程中都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这种孤独,既有避世的孤独,也有功成身退被人淡忘的孤独。最后的种种孤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化为平淡,这种孤独,有时真的会让人感到绝望。
尾巴
《百年孤独》让世界关注起拉美,拉美有着瑰丽的历史,拉美人民的孤独斗争被马尔克斯写得淋漓尽致,正如他自己所讲“ 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样的历史象征了孤独,就是百年的孤独。”本书了不起的地方,估计便是将这孤独展现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