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本书是自己的确“读”过的呢?衡量的一个标准,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
片段11
“输出”使书成为自身血肉: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
R阅读原书拆页
说到读书,其实是存在若干标准的,有时走马观花就算读过了,有时则会读得很出神,记住每句话每个字。关键在于从中吸收了多少内容,这些内容又是什么样的。
是否能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标准之一。比如针对一本书,就能像大学讲义那样花一个多小时解说,就证明吸收程度非常高。
然而,要读到这种程度,需要相应的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只要不是大学老师发表成果的机会就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标准不妨设定的再宽松些,比如是否能把书的内容用一两分钟时间向别人说清楚。总之应该围绕要旨来说明。
或许内容能在脑中积淀下来,但若找不到机会将其调取出来,那就跟塞在书架里最里面从没有读过没什么区别。这样一来,阅读所用的时间和劳力就白白浪费了。既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以一两分钟讲清楚其内容为前提,然后再开始阅读。
此外,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假定好要诉说的对象,例如,“我要把这段话讲给某某听”、“我们肯定会对这段话深感共鸣”、“这部分应该建议某某读一读”,像这样想象具体场景,读书的兴致就会愈发高涨。我在读到搞笑的地方,就会标记我原创的爆笑符号,再特意把这部分推荐给别人。
哪怕身边没有合适的工具,也不妨碍输出,只要在博客、twitter等社交工具上稍微写写就行了。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如何判断一本书是自己的确“读”过的呢?衡量的一个标准,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
如果有了这样的输出目的,在开始阅读之前,就可以将自己定位为“老师”或者“分享者”的角色,并且想象一个你即将分享的场景以及分享的对象,这样可以让你读书的兴致更高,会迫切地找到可以和分享者共鸣的那部分,并且找机会和对方分享。
即使身边没有合适的分享对象或者工具,也可以在博客、简书、豆瓣等网络平台写下来,这样也能证明自己的确“读”过了这本书。
A1过去的相关经验
我一直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者类型,虽然家有藏书近千册,可是对于大多数的图书要么束之高阁,要么随手翻阅之后,又放回原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拿起的时候,依然“若只如初见”。
今年年初,认识到自己需要加强输出能力之后,开始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读过一本书后,一定要写下对这本书的总结,哪怕只有一段文字也好,至少也证明这本书被自己“读过”。
6月29日,为了系统地提升自己对青少年财商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来到书架前,一本由中信出版社出版、黄色封面、书名为《孩子啊,你将会是有钱人》的图书吸引了我。亮黄色的封面上写着“风靡欧洲,青少年和父母争相阅读的理财畅销书”、“关于金钱与人生的首部亲子理财图书!”,宣传语非常诱惑人。
这本2009年出版的书,很早就被我翻阅过,但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法国金融投资家写给儿子的书之外,里面的内容几乎没有印象。于是重新拿起来,163页的书很快被我看完,并写下了一段评论:
法国金融家为儿子规划未来道路的一本书,2005年在法国出版,2009年在中国出版。书中讲述的事实距离现在都比较久远,包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书中还是将来时。
整本书基本上以父子之间的对话为主,可以沉淀下来的内容不多,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参考价值不大。书中提到的成功人士具备的特质:努力、专注、热情、终身学习也没有特别多的新意,随手翻一遍就好,不值得作为藏书。
然后发在豆瓣上,这也成为我发表在豆瓣上的第一条书评,并给这本书打了三星。果然这本书在豆瓣的评价不高,总体只有7分。
虽然距离现在刚过去了一个月,这次小小的输出却让我体会到,阅读一本书之前就将自己定位为“输出者”“分享者”的角色,而且读完之后再加以总结到底有多重要。至少以后再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证明自己“读”过,而且这本书还被我“打入冷宫”。
不过,对照斋藤孝的《深阅读》中的片段,我发现自己虽然初步有了输出的意识,但是在输出方法上还是有改进之处,比如“一开始就假定好要诉说的对象”,“书中的哪些内容值得吸收”等。
A2将来如何应用
1、在3天之内,以一两分钟将《孩子啊,你将是有钱人》的内容讲清楚为前提,想象我即将参加一个亲子财商交流沙龙,面对的是一群希望提升孩子财商能力、更好地掌握未来财富的父母,告诉他们在这本书中,父子对话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有什么内容值得吸收,并且如何可以应用到孩子财商的教育上。
2、重新写下对这本书的书评后发在豆瓣上,至少内容比当前的评论信息更丰富、评价更可客观。
3、以后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老师”、“分享者”这类输出者的角色,抱着“教是最好的学”的态度,以是否能用一两分钟将书中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为标准,让自己被证明真正“读”过的书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