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机会遇到这本书,被副标题吸引——"几乎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钥匙"。
这个副标题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想来这些年看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也没发现看过的那些书加起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带着好奇,带着心中某个问题去寻找答案,我翻开了这本书。
不少国外心理学书,以举一个个具体、冗长的案例,作为书写结构的一部分,起到支撑整本书的作用,结论是骨架,案例是血肉。而国内的心理学书籍,是拿出了一个国外心理学的单一观点,换另一个语言方式表达出来,透彻度、广度和专业度相比国外作品有所欠缺。(以上是以我所看过的书得出的观点,不喜勿喷)那么,本书是怎样的呢?先看书名,《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这书名,是容易埋没在国内众多心理学书中,因为书名太平庸了。封面上副标题“几乎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钥匙”,倒让人产生了想看一下的冲动。
书的篇头就讲到人的四大基本心理需求,一个人若在童年缺失的这些需求,成年后,他会想方设法去满足。相信很多关注KY、壹心理等公众号的朋友,或懂点心理学的朋友都明白这个浅显的心理学上的姑且称它未满足理论。
篇头结束,你发现你被代入了。书中讲到了12种自我保护策略。什么是保护策略?简单说,一个人因为自我价值感不足,对外界采取保护自己的方法。12种保护策略,你会发现每一种都是那么常见,那么常见!那么常见!常见到会认为:这不是人的正常反应嘛!比如逃避,不敢面对某事或某人,有人就是采用逃避这种方法。再比如控制,喜欢控制下属的领导,控制女方的男方,控制孩子的家长。所有这些,每天都发生着,再正常不过了啊!我回头又去思考,为什么封面上副标题能写“几乎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钥匙”。背后的成因呢?相信你会说,还不是因为童年或者在原生家庭未得到满足。基本上的逻辑是这个逻辑。如果本书就此按这个逻辑解释完,那就对不起这个副标题。
重点来了。作者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才是全书的点睛的地方。
如果接受过心理咨询或参与过NLP的,也许你会接触到咨询师或导师在追溯你童年的时候,会让你闭上眼睛,想象某个场景,让自己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去想象当时的自己,还是个孩子的自己。很多人突然潸然泪下,那是因为看到了那个小孩,那个童年的自己,用陌生人视角看到的童年的自己,然后让他对这个小孩说几句话,说出来或哭了或其他情感产生,便是疗愈。回到本文,作者拿出了两个名词:“阴影小孩”和“阳光小孩”。
最简单的理解是,某天你忍不住芝麻的小事对别人大发脾气,其实背后是你的某个需求没有满足,背后是你的某种渴望,对方当然不理解,怎么芝麻小事你搞成这样?而你,作为成年人还会因为芝麻小事发脾气,正是阴影小孩控制了你。你并不是知道阴影小孩的存在,你自己都无意识地发脾气了,于是你与别人有了不悦且开始影响了你的人际。再后来你受到阴影小孩的影响,总在某些情况下出现某些不悦。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你的模式,这便是其他心理学书籍里提到的“自动化模式”。(像有的人一遇到困难就逃避;反复喜欢并交往同一款伤害你的男友;夫妻总以某一相似情境出现时大吵;一失败就归结为是别人的错等等)
要让自己心理健康幸福,第一步是觉察到自己的心理。自动化模式并不能让人看到。有些人因为同样的事可以吵上十年八载,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那换个角度,了解到每个人都存在一个“阴影小孩”在心里就更容易体察自己了。为什么别人质疑你一句,你就生气的冒火,背后是你的阴影小孩缺乏自信,别人任何的话语都轻易影响了你。你要做的是接受你的阴影小孩的这种感受,因为他在童年没有被满足。而作为成年人,重新思考别人的质疑有必要让自己生气吗?这时,你的阴影小孩就不再控制你了。你跳回到成年人应有的思路上,别人的一句质疑,你是成年人,你完全可以做到用客观的思维去看待它。
就这么简单易懂,你与这个阴影小孩和谐相处了,所有心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除了两个名词小孩,作者也让我们通过画画形式呈现两个小孩,你将会有更立体的感知,就类似于一种与自己潜意识的沟通。还有诸多练习篇,都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
说到底,没有人可以说自己拥有一个非常完美的童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能做的是去看见、接纳自己的阴影小孩,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个出发点,一定是家,家是所有一切的源头,你的生命的源头,你最初意识的源头,你所有需求、欲望、性格的源头,回家,是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路,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的路,这个家可以是真正你的老家,也可以是心中的那片最原始心灵地。
祝你们早日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