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俗”与“巨著”不分伯仲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会提升自身修养?(前提是站在有独立成熟思维的成年人角度)


关于这个问题,并不是自己在其他站点发现并且粘贴而来的,而是同样切身体会并自以为思索出结果来的一个历史困惑。


秉持“读书使人修养有所提升”的人,其观点来源不免会涉及培根在随笔《论求知》中的经典阐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但通过对自己身边的人的观察不难发现,上不来就整天抱着四书五经兵法哲学的入门读书人非但没有展现出理论中的修养与气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略微招笑。就好比,一个还没有学会走的孩子,跑姿一定是滑稽可笑的。


所以,我们也不必对那写四书五经伦理大道的研读者盲目的崇拜,更不用自卑。当然,这并非是对这些传颂至今的文学名著投以丝毫怀疑的态度,相反恰恰是敬畏。


越是各种文学领域的巅峰著作,越是言简意赅,越是晦涩难懂,越是彰显道理,越是在情商体现上退而求次,可谓及其粗犷,倘若上不来就从这些开始读起,又怎么保证自己不会变成一个“粗而不细”的情感匮乏者呢?


真正的出尘大气和雄壮的大局观修养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需要接地气的基础支撑才会更加稳固和实成。所以真正聪明的阅读途径,或许就是从类似来源于人们生活的简书小文开始读起。


如果觉得门槛还高,或者说,哪怕三俗小文,也不免是一种对情商的考研洗礼!如果你发现身边一本拿着三俗小说的人在跟一个手持四书五经的人一本正经地探讨读书哲理的时候,这似乎并不是一个笑话。


所以,读书,还是要秉持一个“先养情商,再创辉煌”的理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