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双十二中我们中的“套路”

上个月双十一,这个月双十二,很多人除了清空了购物车,也清空了钱包。相信很多人也都忙坏了,因为这一年一次的狂欢购物节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

首先,需要能熬夜;其次,需要手速快;还有就是要拼计算能力,没错,就是计算能力。今年的双十一,各种红包和优惠券,什么火炬红包、品牌红包、跨店优惠、满减优惠、定金抵高额现金、预售价、领取优惠券、膨胀......如果你想知道自己能以一个什么样的优惠价格买到你想要的商品,那你一定要仔细认真的好好算上一算了。

我因为数学不好、网速又差,所以这两年也就没敢前去跟着凑热闹,反倒是过了双十一之后才开始“剁手”。

双十一在商品价格上的套路太多,多到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知名营销达人李叫兽就曾对双十一的套路在公号上有聊过,看过之后确实表示赞同。

双十一在价格策略上商家使用了哪些策略呢?就其中几种说明一下:

1.锚定效应:先标出一个高价,然后再给个优惠低价,即“原价xx,现价xx”,这样更能吸引用户。

2.相对差异:同一类产品多放几种,一些标高价,一些标低价,这时低价的商品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3.概率折扣:抽奖的形式比产品打折更有吸引力。

4.心理账户:满减策略、满额返券、领取优惠券,以及今年的“订金”和“膨胀”都是利用用户的心理采取的策略,让用户感觉到优惠和便宜,并且利用优惠先抓住用户。

5.损失厌恶:比起收益带来的快乐,更在意损失带来的不快乐。现在不买的话,可能就错失掉机会了。

6.捆绑损失,分散好处:把多种商品组合到一起给个总价,并且推出一系列免费赠送的东西,让用户一次支付,而不是感觉到多次支出,并且感觉要优惠很多。

7.尾数定价:把价格的尾数设定为9,这样会给人一种已经被打过折的感觉。

那么,双十一的用户行为,究竟是什么心理呢?

降价折扣、促销氛围、时间压力、繁杂信息,同时持币搜索、伺机秒杀、担心错过......

1.利他行为增加:想买些东西送给家人或朋友。

2.自制力释放:忍了这么久,为的就是这一天的疯狂购物和发泄。看见那么多优惠信息,完全忍不住。

3.预期后悔式购买:内心产生不买会后悔的心理。

4.尝试新选择增加:倾向选择更多新花样,买点新鲜的不一样的。

5.销量领先:那么多人在买,而且是品牌,有代言人,很有知名度和销量,值得买。

6.稀缺性感知增强:对于限时限购的产品更热爱,更有紧迫感。

购物这件事,都在说要理性,可商家是绝对不会让你理性的。能不能理性还得靠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看得透商家的套路,有没有自制力,以及钱包里数额的多少。

东西,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囤积的。价格、需求、购买,三者都要考虑,不能因为价低而购买。很多东西买回来,可能是因为当时“便宜”,脑袋一热就买回来了,买的时候以为自己会经常用,结果是堆在房间里落层灰。

脑袋一热是小事,房间越来越小是大事,堆了那么多东西,生活质量没升反降。买东西,是因为你确确实实需要用到这个东西,恰好价格又不错,你才要买的。再说了,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号:17021210937 姓名:石小帆 转载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31...
    豆芽儿2阅读 1,399评论 1 16
  • 因为国内网络环境的原因安装meteor时总是频繁失败,这阻碍了很多喜欢meteor的人,或者想尝试meteor的人...
    romejiang阅读 2,636评论 5 9
  • 今天我去了,我昨天才办了卡的游乐场。我的积分大概有500多分,我都是在玩钓鱼,才积累那么多分数的。我还玩了大概是摩...
    我是王俊哲阅读 92评论 0 0
  • 天上的云掉下来了 ​惊醒了一片海鸥 ​你的名字 远远地引来光芒 波光粼粼 是谁的心在荡漾​? ​渔人啊渔人!一个波...
    无名之徒阅读 172评论 0 0
  • 2017 不记得是第几个不在家过的元宵节。只感谢大学四年,长长的假期,让我和家人度过了四个团团圆圆的元宵节。 今天...
    搞笑papa阅读 2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