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最近去书店又买了两本三毛的书。即使在高中已经看过一遍了,但那时候只是借同学的书来看,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

只有自己花钱了,抱在怀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高中看的书,距离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已经记不清楚里面讲什么故事了,但是依然记得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很日常,但是细节处很感人。

三毛是个很有艺术的人,特别喜欢拾一些在外人看来很没有价值的东西收藏起来。

然而在别人眼里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荷西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结婚的时候,荷西竟然在沙漠里捡回一颗骆驼的头盖骨当结婚礼物,三毛却是欢喜得很,把它放在了书柜里当饰品,还直呼何西是知音。

三毛在结婚之前就跟何西说:婚后依然要“我行我素”,不愿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自在化。何西回应:我就是要你“我行我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

我们总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殊不知是被生活磨灭了对爱情的原始情感,让结婚的两个人忘记了是因为什么而结婚的。

明明谈恋爱时是多么的可人和善解人意,婚后却变得不像自己,特别想要改变对方成为合格的妻子或丈夫。却忘了当初是因为她身上的某个闪光点而决定跟她或者他结婚的。

之所以说他们相处的很日常,那是因为荷西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养家,所以一直都是努力工作的状态。三毛就在家操劳家务,做饭给下班回家的荷西。

有时候荷西忙了一天了,回家不想说话,一脸茫然的去洗澡,也不理三毛。这时候三毛不会去打扰他,知道他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等荷西缓过来之后,三毛就给他拿出饭菜。

等到何西休假,就会带着三毛去一千多公里之外的海边游玩,或者在沙漠里寻找三毛喜欢的宝贝。

俗话说人生在世,有三五知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如果还能和知己结婚,那岂不是更幸福?有个懂自己的人何其重要,但更稀罕的是互相懂得和体谅。

这次重读了一遍《撒哈拉的故事》,还是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

大家有空也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