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唱诵之中的“Mantra”之声,音声中的神秘...

瑜伽村/中国瑜伽村


梵文Mantra被译为“曼陀罗”,也译为“咒语”或“箴言”。它们是古代瑜伽大师们在深度冥想中感知到的对人的身心灵具有积极影响的声音。


古今中外所有的音声之学,也只是为了文字言语上的应用而加以研究,并未真能做到更进一步的探讨。

在物理科学上,虽然对声学与光学的研究,已经有了超过前人的成就,但是也只限于在传播人类文化、思想、情感的作用。甚至,最新的科学,正在追求银河系统的音波作用,但所研究的目标,也还没有转移到探讨音声与宇宙万有生命关系的神秘功能。

可是至少比过去大有进步,在人类的知识范围里,总算已经知道宇宙间还有许多音声的存在,而且用人类的耳朵,绝对是无法听见的事实。例如频率过高与频率太低的音波,人们都无法听到,这已是大家知道的事实。

所以老子所说:“大音希声”,也很自然地巧合于科学的道理了。但是透过有形音声的作用与功能,在人类的知识范围里,已经有如上述许多的无知,更何况还有无形象可得的心声的神秘呢!


从念诵咒语的修习方法来讲,它是利用一种特别的音符,震动身体内部的气脉,使它发出生命的潜能,变为超越惯有现象界中的作用,而进入神妙的领域,乃至可以启发高度的智慧等。

所以在不同的传承里有不同的咒语,使修习者为不同之目的而达到不同的效果。

如果从这一观点的立场来说,咒语秘密的最大重心是声音与人体气脉的关系,纯粹是一种超越宇宙中物理的神密作用。一方面可以摆脱对某一超人信仰的神秘观念,而完全从理性中去寻求真义,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过纯理智的了解,归向于坚定的恭敬和信仰。

根本梵咒(Moola Mantra)的传统梵文写法是Mῡla Mantra,在许多宗派里都有各自的根本梵咒,Moola(Mῡla)的字义是「根、根本」,Mantra的字义是「梵咒」,所以合起来即称为根本梵咒。某些地区习惯使用Moola Mantra代替Mῡla Mantra。为了依循原创者的语系,本文则沿用Moola Mantra一词。合一大学(Oneness University)是印度灵性大师Śrī Bhagavan(巴观)和Śrī Amma(阿玛)所创立。这两位大师给予了一个很有灵性的根本梵咒(Moola Mantra)(详后述),此梵咒是该法门的根本梵咒,除了平常的唱诵外,也特别在该法门传授Deeksha(启蒙)时使用。

Deeksha的传统梵文写法是dīkṣā,此字是由dī+kṣā所组成,dī是dīpajñāna(知识之光、智能之光)的第一个字母,kṣā是kṣayam(耗尽因果业力)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的字义是「经由智慧之光来燃烧一切业力」,是一种往内在前进的力量,一般通译成「启蒙」,指的是宗教的入道仪式,比方说:启蒙、受戒、受洗、点道、皈依、入门、学习静坐或是加持。dīkṣā的写法有下述几种:diiks’a’、diiksha、deeks’a’、deeksha。


Om:Om 代表「至上、上帝、道、佛、大宇宙、真如本性、纯意识」,梵咒的发语词。


Saccidānanda(Sat cit ananda):此字是由sat(永存、真性)+cit(觉性意识、觉知)+ānanda(永恒喜悦)所组成。

依据文法,sat之后接c字时,sat要改写成sac,所以此梵咒又写成sac cit ānanda,又当cit与ānanda连写时,t要改写成d,所以此梵咒又写成sac cidānanda或sat cidānanda,而英语系则写成sat cit ananda、sat cidananda或sac cit ananda、sac cidananda,又因为cit的英文发音为chit,所以有些英语系将cit 写成chit。在吠檀多派里认为sat cit ānanda是brahma(至上、道、上帝)所拥有的三个特质,亦即具有「永存、真性」(sat)、「觉性意识、觉知」(cit)和「永恒喜悦」(ānanda)等。

注:ānanda的喜悦是与至上融合的无上喜悦。


Parabrahma:此字是由para(至高)+brahma(至上本体、上帝、道、佛),所以此字之义即是至高的至上本体、上帝、道、佛。


Puruṣottama(Purushottama):此字是由puruṣa(意识、觉性)+uttama(最高)所组成,一般译成「至上核心意识」或「核心意识」,此字所代表的意义与至上意识(parama puruṣa)、至上大我(paramātma)极为相近,不过大部份「至上核心意识」是在已创造的宇宙世界中,用来代表万有的核心时才使用的。


Paramātma(Paramatma):相对于「小我」时,对于已创造出的「大我」时称之为Paramātma「至上大我」。

rī(Shrii、Sri):Śrī有许多意思,此处是一种尊贵的称谓,可译为至尊。


Bhagavati:原型字是Bhagavat,代表世尊、上帝、有至德者,Bhagavati是字词的变化,也代表阴性词,代表宇宙阴性的创造力。


Sametha:合一、皈依。


Bhagavate:原型字是Bhagavat,代表世尊、上帝、有至德者,Bhagavate是字词的变化,也代表阳性词,代表宇宙阳性的创造力。


Namaha(Namah):礼敬、致敬


不管是在内心唱诵或是出声音的唱诵,只要你以虔诚之心持诵时,就会感受到至上神圣的爱,感受到祂与你亲密的同在,此种感觉会令一个人充满神性、充满爱并且得到自在。

原文转自:https://yujiacun.ne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