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老师与我上课区别

      今天在国家网络课程看到清华附中李林老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视频课,刚巧我也讲到这儿,就认真看了一遍,看看名校老师怎么处理知识点,怎么在课堂上落地素养能力的。其实没报多大期望,之前有看过第一章的几节课,感触不是很好——不接我这里学生的地气,知识点逻辑无新意,讲解又浅,也没有对应习题训练,何况语音柔软端着,措辞正式严肃,我一度怀疑我的学生会听睡着。李林这节课却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她由蛋白质普遍存在,判断食物营养丰富与否联系第一节蛋白质的含量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活动需要蛋白质,引出蛋白质的功能,此点通过自学课本自己总结,通常的设计。之后借助多种典型蛋白质一边讲解功能一边引导观察结构,感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核心素养中的一点,如果我的同事看到这里的处理大部分会认为她浪费时间,因为很难命题考试不多),我认为这恰是本课的亮点,下面氨基酸结构和大多数老师的设计并无二致。

    之前我有担心这次课改终将失败,如果专家可以克服命题的困难,那么我们的课堂真的可以本质的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