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低,各有所见

那是毕淑敏的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有点悲壮,内心深处为之一颤。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沙漠中的背影,渐行渐远渐孤独,回头望,空荡荡,无人挂牵。

今天跟父亲去提车,指着那辆小小的电动汽车对满眼稀罕的父亲说,“这是你人生第一辆车,哈哈哈~”没心没肺笑着的时候,鼻子竟莫名酸酸的。

62岁,第一辆。

心中那张已被风蚀暗淡的,刻画着反哺大志的宏图,在嘲笑我!

不是嘲笑我的能力,是嘲笑我的冷漠。

父辈们倾注一生的辛恳,让我们在人生路上走的轻松一些,我们在不断汲取摄入中,越走越强壮,日记本里也曾日日写满报效父母的豪言壮语,却在日渐嘈杂繁忙的社交密网中,慢慢淡忘了身后那份浓情。

我们出生时,离开母亲的身体,剪断脐带的那一刻,好似正式开始了分体生活,但是,也是从这一刻起,一根更牢固的牵挂之绳就被永远的拴在了父母亲的心上,终此一生,贴身随行。

从孩提时代,到求学生涯,再到工作阶段,我们早已适应了离开父母的日子,心里不断出现新鲜的挂念,新朋友,男朋友,女朋友,这些情感来的更直观猛烈一些,而老家的父母呢,他们内心(情感上)盼着我们回家,嘴上(理性上)又不让我们回家,这份对自己欲望的割舍与纠结,缠绕在心中,持续到习惯我们不回去,其实我们真的每次都那么忙?有时候不过是觉得有比回家陪父母更有趣的选择。

直到我们做了父母,体会到了养孩子的艰难,我们才发现父母不易,可是,我们的精力也已捉襟见肘,仅仅够回应最本能的孝道。

不如,把从孩子身上多到溺爱的精力,分出一点,给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我们的日渐老去的父母。

他们爱吃的那道菜,不如,多给他们做几次;

他们爱看的那几个节目,不如,刻成盘,让他们反复看;

他们想去的那个地方,不如,带他们去好好看看;

他们年轻时想做未做的那些事,不如,鼓励他们去试试。

我们都只有一次生命,他们的60岁,一如我们唯一的30岁,一样光华宝贵。

20年前,

他教我训我,

让我知道自己的渺小,

要谦卑安定;

20年后,

他依我信我

任我起心由性

遣使安置。

这大概是所有的父亲

这一生

从倔强到屈服的必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的第一首民谣是听的谁的歌呢? 在高一那年,偶然间听到了一首宋冬野的《斑马斑马》,淡淡的忧伤加上悦耳的声音,我开始...
    美其名曰易非凡阅读 5,136评论 12 13
  • 曾经喜欢过一个人,初中毕业后她远去它国了。然后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猛然间看到她的朋友圈,忽然发现,她已经不是我曾经认...
    雨殇妍LYSCORPIO阅读 1,3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