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了一本書叫做《在全世界迷路》,是日本的角田光代寫的散文。角田代光是日本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她的文字散發出追求幸福的氣息,她曾說過:“旅行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旅行中的邂逅,確實擁有能夠改變旅人價值觀、人生與個性的力量。”在她年輕的時候,她熱愛著旅行,從日本周邊的地方開始,然後出國,二十四歲的時候,已到達了三十多個國家。我喜歡看她寫的文字,總是羡慕著她的生活,我很想像她那樣可以想得什麼深,看得那麼透。正如她所說,一切閱歷都可以被積累的。
旅途總是讓人嚮往的,在旅途中遇到的人與事都感覺特別的新鮮,特別的有趣。我喜歡去旅行,因為在旅行的時候,我可以盡情的享受陽光與時間的休閒。從小的就生活在一個小島上的小村莊上,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學校,後來長大一點和好朋友一起去市區帶著十多元去購物,也感覺異常的興奮。那時候以為十多元已經很多了,可以買到很多的的東西,例如三元錢的雲吞面、一元錢的雪糕、兩元錢的相冊、兩元錢的車票、兩元錢的小禮物……時隔多年,和好朋友還時常提起那段經歷,笑得開懷。旅行不在乎路程的遠近,在乎的是陪在身邊的人,一同經歷的快樂,在於旅途中的從容的心境。
初來澳門,我總覺得這座城市的街道很複雜,公車也只有單行線,同一個地方,兩邊的站名會不一樣。水坑尾站和公共行政大樓站只隔一條馬路卻使用不同的站名,同一個車站同一輛車卻是去往不同的方向,拐了個彎換了一個地名,走幾條街的建築物差不多,特別是三盞燈圓形地中間,有著六個不同的方向,通往不同的地域,一不小心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在澳門迷路已經成為一種出門的狀態,每次與人邀約,我總會提前一個小時出門,最後也總因為找路而遲到。剛開始的時候,每次迷路我有種無能為力的焦慮,甚至會在路上邊走邊哭。正所謂路在口邊,本以為問人就能解決的事情,發現大家都以一種理所當然的地理格局和我描述,當我走到一段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迷路。也許是天生的方向感薄弱,我總會在同一個地方重複的迷路。後來,我從一篇散文上看到這麼一句話:“與其中迷路中哭泣,何不在迷路中大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瞬間明白了,原來迷路不是一種恒定的狀態,心情取決於心態。
於是我嘗試著在迷路的時候,用開心快樂的心看待眼前陌生的風景,一刹那間覺得感覺自己像在旅途中。用旅人的心態享受著迷路的狀態,那些總是記不住的路標,開始變得清晰,那些失去的方向感開始強烈起來。身邊經過的路人也變得有色彩了,他們真實的生活在周邊。感官開始敏銳,聞到了飯香,聽到了流水車聲,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迷路在我眼中變得特別有趣,微風吹來感覺到快樂而美妙。於是,我開始學會在每次迷路的時候,首先感恩,在感恩中體會生命的樂趣。
迷路對你的意義又是如何呢?願你們也能將迷路當做一種旅途中的小風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