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才能走出苟且,走向远方

诗,貌似可有可无,也没什么用处。在当今快餐文化中,诗就是肯德基炸鸡块里的鸡骨头,是多余的东西。不如鸡米花实惠,纯肉无骨。

然而这世界上当真没有了诗,就像百花争艳却了无花香一样,有其形无其魂。

诗,其实还蛮有些用处的。它给大唐盛世增添了无数光彩,它给古罗马的奴隶们一丝慰籍⋯⋯盛世则锦上添花,乱世则润物无声。

下面是一首当代叙利亚著名诗人的作品:

什么是树?

绿色的湖泊,波浪是风。

什么是空气?

灵魂,不愿在身体内

落户。

什么是镜子?

第二张脸,

第三只眼睛。

什么是偶然?

风之树的果实

掉在你手中,

你却浑然不知。

什么是玫瑰?

为了被斩首而生长的头颅。

什么是臆想?

手,

为暧昧的身体把脉。

什么是夜晚?

出售星辰之书的书商。

什么是吻?

有形的采撷者

采摘无形的果实。

什么是隐喻?

在词语的胸中

扑闪的翅膀。

什么是意义?

无意义的开始

与终结。

作者 / [叙利亚] 阿多尼斯

阿多尼斯在当代世界诗坛很有名气,只是我们国内知道他的人不多。他在世界文坛与日本的村上春树齐名,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却还一直陪跑。

这位叙利亚大叔很儒雅,很有风度。在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叙利亚能有这样一位大诗人,也是不幸中的万幸。焦土中倘有一株嫩草,就说明世界还有希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