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夏至日傍晚时分,一阵电闪雷鸣急雨之后,一条快递短信进了手机,“你有快递放在值班室,请注意查收!”想不起近日有谁会寄信来,思忖着便到了值班房。拿到一看,从梅州东山中学寄来的。心想也好像没什么重要事项要以书信往来,疑惑间打开了邮包,一封北京来信掉了出来。
这才想起十多天前,接到的那个来自北京的陌生电话。经介绍方知是古进老先生。他问我是否知道他。我说前辈是文化界名流,又是东山老校友,早已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他问我是否接到了他写的信,我略表吃惊地表示没有。我向古老报告说我刚从梅州调到了深圳,你应是寄到了东山中学。他说是,并叫我跟学校联系。我好奇地问是什么内容。他向我买了个关子,笑着说见了就知道了。
真是罪过,近来太忙,把此事给忘了。放下电话后,立刻致电东中的往日同事,交代留意如有北京来信,就马上转给我。手持这封辗转了半个月的古老亲笔信,拜读之时,我心潮澎湃,敬仰之心,油然而生。其文曰:
尊敬的客家大师安校长:
再三拜读您的大著《客家大迁徙》,深感主题新颖,内容十分丰富、可敬、可佩。因此,尊称您为客家大师!
我是梅县松口人,1949年2月《人民日报》(北平版)文字记者。从此,从事新闻工作将近60年了,现在年逾九旬,还着手编辑《客家春秋》大画册。现在来信求您商量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拟以“客家新秀安国强”为题配上您的半身玉照、生平简介(请审阅斧定另页移件),《客家大迁徙》三卷书照,编入画册。为蒙府允请将您半身玉照,发到我儿子徐钢邮箱,您的生平简介,斧正后发到我的手机上。
第二件事:我正编辑的《客家春秋》画册,拟编用阁下《客家大迁徙》中的下列图片:
上卷:P.3开封府,P.16客家迁徙示意图,P.32赵佗塑像,P.49胡人形象,P.160巫罗俊纪念堂,P.165南华寺,P.230水车窑青瓷瓶,P.233闽王像,P.336定光佛巡游,P.356文天祥缘,P.390上杭瓦子古巷,P.420客家郭氏祭祖。
中卷:P.584上犹九狮拜象,P.603宁都县石上镇添丁炮阵营,P.729梅窖镇三僚村扬公祠,P.737关西围 赣南最大的客家围屋,P.868大万世居家家,P.916台湾新竹义居庙, P.930广东蕉岭罗福星故居,P.932台湾蒲粟云火龙,P.933台湾屏东富田三山国玉庙。
下卷: P.1050袁崇焕,明末客家人。
安大师:我拜读您百万巨著中,只看到一个不够确切的一句:P.1058第三行“博白号称世界客家第一大县”为改为“博白号称广西客家第一大县”似更符合实际情况。我到博白县考察,该县政府干部开会,大家发言都讲客家话。
顺便请问您爱人周映梅是梅州客家人么?她在何单位工作,几个孩子,您父母还在天水秦安么?
敬祝
閤安欢乐!
旅京梅州老人
古进敬上
2018年6月8日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提携晚生,鞭策后进,皆能与大师对标。阅信后,感触良多,在工作间隙,抽空给古老回了信。
尊敬的古老:
您好!来信收悉,承蒙您的高看与厚爱,对拙作《客家大迁徙》给予祟高评价,使其光彩顿生。您以《客家春秋》这么高的平台来宣传晚辈,让我倍感荣幸。您所需要吾之简历,因近来忙于学校诸多事务,分身乏术,容待消停后,整理传给您。所需图片,您可使用。
吾爱人周映梅老师乃甘肃白银人氏,长期在东中任教,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已逾二十年。膝下一子,正读大二。家父七十有八,在老家天水秦安安度晚年,先慈数年前因病去世于乌鲁木齐。
先生德艺,高山仰止,万里之外,遥传祝福!吾数年东山,颇得真传。今转深圳,在坪山实验学校任职,仍不舍传统文化之修为,客家学术之构建。诚邀您在适当时南巡,视察指导,则晚生雀跃,蓬筚生辉矣。
此复,顺颂大安!
安国强
2018年6月23日
古老称我为大师,真让晚生有点受宠若惊。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及客家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古老在文学与摄影界之崇高声望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班门弄斧耳。
古老是《人民画报》的高级记者,不仅是资深报人,而且还是一位老革命。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46年被国民党政府抓去坐监牢,那年才21岁,风华正茂,挥斥方酋。《人民画报》被赞誉为“大国脸谱、人民记忆”,期期皆成网红,广受老百姓关注与喜爱。古老为杂志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与精力。
古老心中不仅装着国家与世界,也关注着家乡与母校东山中学。1978年1月11日,教育部下发了教普字(029)号文,明确东山中学为全国18所重点学校之一。全国数十万所学校,东山胜出,入列顶尖,真是无尚的荣光。财政部拨出在当时已算“巨额”了的50万专项资金,建设了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实验室和阶梯教室。教育部派出巡视员专程到东中考察,与师生见面,开座谈会,提炼经验。古老时任《人民画报》高级编辑,闻之也是欣喜若狂,特地从北京赶来,住进东中宿舍,深入教学一线,走遍各个角落,访寻师生教学活动中的亮点,编辑出版了《人民画报》之“年年桃李岁岁芬芳”彩色图文专题。此报行街,一时洛阳纸贵,东山声誉鹊起,盛名四海传扬。
古老也钟情于客家研究,退休后自筹经费,几乎走遍了全国所有客家人聚居地,每到一处,都不忘用他娴熟的摄影艺术,精心拍下一个个历史瞬间与珍贵镜头,如实记录了客家人的生存状态。在掌握丰富素材的基础上,还挑选出数百幅作品,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客家人》,深受各界好评,连海外侨胞也赞叹不已。旅居澳大利亚的著名诗人、书法家廖蕴山先生说:“《客家人》图文并茂,很真切,十分感人,极有价值。”
古老为人坦率真诚,做事认真周详,做学问严谨扎实。据说有一次客家学研讨会上,当时有一本客家学著作搞首发式,会上一片赞扬声,他却站起来说:“我认为这本书的有些史实不准确。建筑在沙滩上的大厦,再华丽也是会倒下的。”接着列举书中失实之处,一一加以订正。他的精彩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生活中他却是个幽默诙谐,极为风趣的“老小孩”。走起路来步履矫健,犹如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朋友间书信来往,常以“八五小儿”之类的落款,令人忍俊不禁。
古老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范者,一个矢志文化忘了岁月的行者,一个摄影界文学界声名显赫的两栖大师。作为92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仍然精神矍铄,豪情满怀,正在为编好《客家春秋》奔忙,其不懈奋斗精神,值得后辈敬仰与学习。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结识古进大师,人生会更加明的致远奋进!
真诚期盼古老的力作早日行世,以飨读者!也祝愿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