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写老师总是比喻成园丁,大树之类的,毫无新意。
长大了,却发现那些比喻是最适合描述老师的。
1,
我至今都不确定我到底上没上幼儿园。
四五岁的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所以我住在外婆家。那时,我和同龄的表弟一起去上幼儿园,我只记得幼儿园只要一位老师,会在放学后每个人发两颗糖。
后来过了几个月,幼儿园拆了,于是那个老师把我们带进她家里上课。我记不到她教了什么,只记得她发的糖很甜。
我总是两颗糖一起吃,喜欢它们在口中碰撞的感觉。表弟总是舍不得吃,喜欢存起来。
但他永远也存不到10个,因为总是被我偷吃。
那位老师的家离外婆家很近,长大后我去外婆家,时常会看到她在小溪边洗东西。不过,她应该记不到我了。
2,
小学四年级,我在村里读书。当时我天赋异禀,被老师安排进镇里的小学插班学习,应战两语一数竞赛。
当时除了每天一节的竞赛课,还得同其他学生一起按课表上课。当时有个课真是惊讶到我,作文课。
小学四年级,还是懵懂的年纪,写东西就是记流水账一样。不过,教我们的那个作文老师着实厉害。他就是作文老师,不是语文老师,只教作文。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当年他说的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里泛起了一阵涟漪。
对比工整,还富有哲理,虽然多年后我知道他是从别的地方看来的,但他信手拈来这一类句子的样子真是帅气。
“高考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时这一句话出来,全班沸腾了,每个人脑中都在补这画面。补完画面后,对老师的才华惊叹不已。
时隔多年,我想起这些,才发觉他的这些句子其实很老套。不过在那个年纪,却给了我喜爱文字的动力。后来的我,才发觉他已经给我埋下了一刻小小的种子。
3,
初一开学报到,我坐在最后一排,很尴尬的样子。
上面的老师说了很久,才发觉班上第一的我坐在后面,之后有点记不清了,总之我被安排了一个学习委员的职位。
上面的老师姓阮,他说,不要看我的姓觉得好欺负,哪天我去民政局换个硬姓,下面哈哈大笑。
阮老师戴着眼睛,人不高,是我们的班主任。他教语文,不过几乎不上语文课。
上课,一般讲些大道理,或者一些自己过去的经历。隐隐约约记得他做过导游,还说了自己几天做小工的经历,并告诉我们读书其实是蛮幸福的一件事,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是最好的出路。
阮老师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的唠叨本领,把班上几个捣蛋的也慢慢调教过来,最后阮班成为整个年级中考成绩最好的班。
关于阮老师,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夸耀技术。因为我提前进一中,听起来牛逼哄哄的,于是阮老师在下一届把我夸得飞上天。
我成了那个神奇的上一届学生。
初一开学,阮老师要求每个人带一本本子,记录一些话或事。他还说,以前有个学生,工工整整地记录下他在课堂讲的笑话,故事,经历,还有大道理。
他说起来一脸骄傲的样子。
我永远记得他说做导游的经历,描述得很辛苦。
不过,那个红烧肉的段子其实真的不好笑。
4,
高二,跑操。
年级乐说,“怎么回事啊?昨天我没来,你们就跌出前十名了。”年级乐的意思是说你们这帮小崽子,没人看你们就跑操跑成这样子。
接着不知道哪里传来这样的一个声音:班主任没到场扣十分。
乌鸦:“呱呱呱呱......”
5,
翻出以前写过的句子:
老师,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老师像园丁,桃李满天下;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老师像蜜蜂,勤劳又勇敢;老师像妈妈,美丽而善良;老师像一本书,交给我们很多知识。
我曾记得您那沾满粉末的双手,我曾记得您那慈善的谆谆教导,我曾记得您那新增的几根银发,因为有您莘莘学子才能成才,因为有您世界才会如此文明,老师您是明灯,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家,老师您是天使!
6,
有些时光过去很久不曾忘记,有些回忆存在脑海不曾退去,有些朋友总在心里不曾走远,怀念校园时光,感恩母校恩师!教师节到了,祝老师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