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和大家提到了黄静洁老师的新作《学习的格局》听完后立马就被书中内容吸引,迫不及待就下了单。还有十多天家里的神兽们就要开学了,为了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家长的不断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书中的内容以及我的感悟。
开篇第一节内容就写道:
“学习区”障碍——孩子考试提不了分,难道是考题没刷够吗?
如果听说别人的孩子学习特别勤奋,每个周末都在刷题、上补习班,大部分家长可能会说:“这多好啊,不像我家的小孩,就知道玩,不知刻苦学习!”可见,“勤奋”与“刻苦”这样的词,不仅被用来定义孩子的学习态度更常常被用来比较孩子的学习成绩,这其中有一层不言而喻的意思,那就是只要孩子“勤奋”“刻苦”,学习成绩自然就会好。
然而,人类对大脑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显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只是看起来在努力学习,其实已经在“低水平勤奋的陷阱里越陷越深了。正因为如此,孩子无法达到父母对成绩的高期望。
何为“低水平勤奋陷阱”呢,就是孩子看似很努力的学习,不断的刷题,但是效果却不好,想要习好,学的方法很重要。
要想让孩子持久地获得好的学业表现,就必须先从学习方法入手,确认孩子采用的学习方法没有错;其次,避免孩子停留在低水平区域里重复苦练;最后,还要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爱,这样孩子才会学的有趣,学的高效,在强大的内驱力的作用下,孩子学习成绩才会真正的出效果。
看到书中写的这段话我想起这次的暑假我给孩子报了一个网上的编程课,本想让孩子体验一下让她知道编程是怎么一回事的,没想到这一试就把孩子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现在对于编程课的学习非常浓,自己制作的小程序也有模有样,这也许就是黄老师说的,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吧。
马上要开学了,新的学期开始,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能和孩子在学习生活上好好陪伴,黄老师这本《学习的格局》还需继续研读,毕竟教育之路不可逆,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我们和孩子们都多多学习,彼此关照吧。
下次再聊聊一个有意思的内容——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产生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