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读书编号:013/200
书名:穷忙
作者:[美]希普勒
阅读时间:60分钟+40分钟
完成阅读日期:2017年1月16日
今天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终于看完了这本书的一些主要内容,这本书是针对破解认知层面的推荐书单中的一本,拿到纸质书的时候,有些后悔了,这是一本纪实文学,还是美国的,这个与我去年以来阅读的书有本质的差别,草草翻看里面全是故事描述,而且是发生的真人身上的真实故事,而且字又小又密,对于我这种功利阅读者,完全不对路,所以被我搁置在了一旁。
但是作业也还是要交的,不得不硬着头皮从第一页看起,看完之后我觉的感促良多,首先是让我重新认识了贫穷,在书中作者的引言中说到从绝对意义上说贫穷的定义,又从相对角度上说贫穷的定义,怎么算贫穷,还有在贫穷的人眼中,看贫穷是什么样一个生活状况。厌倦了希望,掏空了梦想是多么的可悲。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说到有一个人家里很穷,也没有能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结果因为贩毒蹲了3年的牢,用自己这3年的自由时间换来了家里的一套房子等物质,让我不可思议,但又觉得这可能是他当时的最好选择了吧。
如果说物质上的贫穷是无力购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话,那么精神上的贫穷则更加可悲,让我想到人类三大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并不是吃饱喝足闲得蛋疼时才要去考虑的,似乎对贫穷的人来说也有一些帮助。脱贫致富是一个妄念,需要太多太多的前提条件,而且缺一不可,俗话说幸福的人的幸福都是一样,不幸福的人都有各自的不幸。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
1、体系>点面。要解决贫穷的问题,不是只需要解决一个点或一个面的问题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一个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不要随意踏入贫穷的陷阱。
2、决心>能力。如果不幸踏入贫穷,work hard并不是一个唯一的出路,可不要等到能力提高的那一天,而是要下定决定从现在这一刻就开始改变,在改变中带动能力的提高 。
3、提问>解答。解决一个问题难的不在于找到解决方案,互联网时代并不缺少这个,关键在于提出问题,找到根本的原因,那么离解决就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