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与在上海的中学同学一起吃饭,说到多久回青岛一趟,他说接下来会回去多一些,因为他接手了设计一家书店的工作,地点就在青岛,当时有许多人在场,于是没有多聊,只知道他会在家乡工作一段时间,这就够令人羡慕了。
今年夏天,青岛方所在海边悄然开业,我意识到,这就是他说的那家书店。
2011年,首家方所书店在广州推出,以日常不多见的精品、小众、引进版图书在实体阅读衰落的大环境下重新将纸质阅读带回了人们的生活。同时,方所又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生活美学融入到书店的大空间中,营造了一个能买书、能喝咖啡,还能看演出展览、买设计品的生活方式体验馆。
青岛方所是继广州、成都、重庆之后的第四家店,一如既往地让人惊艳。
周末回青岛,终于有时间去看看这家久闻大名的书店。真的让人感叹不已,以倡导未来生活状态为目的书店,从门口处就带来震撼,入门后更是惊喜连连。估计在中国最美书店排行中,前十名一定有它。
既保留方所的特色,又融入沿海城市的风格,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岛方所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水准。比如在店内的设计上,这家店不但承袭方所一贯的设计理念,还原材料本色,突出石材、混凝土、木材、钢材的天生体积感与质感之美。此外,还根据青岛的独特地理环境,融入了革新的海洋设计元素,例如遍布于空间内外的曲线元素,既强调了地缘文化,也体现了空间的流动性。相对于其他方所店面设计来说,青岛方所的很多灵感更像是一场成功的实验。比如有着稳重弧形的汗牛充栋,是集合了一万多本书籍的精神之墙。它打破了纸质媒介的扁平化,用书籍为人们带来更多思考。更何况方所并不是单纯的书店,她是因涵盖书店、美学生活、丰富文化活动而被人们熟知的复合空间书店。
“方所”典出于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所以方所书店努力将自己打造成让知性与感性得以寄托的据点。
青岛店选址在青岛最繁华的山东路,毗邻大海,营造了在城市中畅游知识海洋的空间。不但延续了方所一直以来的经营模式,还在既定的基因中加入了自己的独特气质。
编辑人书系包括“启蒙书系”和“新书系”两个陈列主题,看起来更具实验性。“启蒙书系”主要用来探索阅读和接受的复杂性,而“新书系”则力求将出版行业的最新动态浓缩在方所的场域之内。
“小方所”是方所青岛店专为孩子设计的全方位美育学习空间,这里集合了绘本图书、儿童文玩、儿童美学生活品。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观看、聆听、触摸、阅读的能力,以及品味、感知和思考。
最有趣的是咖啡区域,有几款颇具青岛特色的咖啡,有时间的话您一定得试试,比如“代号35”的白花蛇草水咖啡、“代号36”的海盐咖啡以及“代号1954”的威士忌咖啡。
生活设计体验区域里有很多精美实用的物品,很有让人据为己有的冲动。
方所的创始人也是例外的创建者,所以,例外的服装也在店里陈列,比较符合我的穿衣风格,就是价格太高啊。也是因为毛继鸿比较会抓住商机,尽管马可已独自出发,但毕竟曾经也是例外的创建者,所以,很多人还是会把马可和例外联系在一起。昂贵的价格,估计应该有国母效应吧。
无论如何,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之后,我们需要高品质的文化养分。方所策划总顾问、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之一廖美立曾说:“我们做的不是书店,而是一个文化平台,一种未来的生活形态。”愿方所能够秉承宗旨,在物欲横流的世俗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