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突然猝死的消息,瞬间就传开了。一是因为太突然,前后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二是因为太年轻了,只有30岁。
有些事我们可以规划,有些事根本无法预料。死神来临的时候不会发微信,发邮件,发通知,让大家有个心里准备,更不会征求谁的意见,给你讨价还价的余地。
对于家人、亲朋好友和同事来说,悲痛伤心都无济于事。
想到孤儿寡母的日后处境,也想着大家同事一场,无论于情于理都应该有所表示。
于是,由行政牵头,组织捐款。虽声明捐款活动及金额以自愿为原则 ,大家心里也早有打算。
有些和同事老婆熟悉认识的,在活动组织前就去了家里探望。大部分人都是在部门组织的时候登记捐款的。
总经理、总监分别捐出3000元和2000元。其他同事除了个别人捐了1000元以外,大部分都心照不宣的捐了500,似乎500块钱是个底限。
有记录,没有公开,但是捐款金额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两个同事捐了200,一个捐了100。有一个居然捐了50块的,还是极不情愿,碍于场面上过不去。
她的理由是捐了的钱被死者的老婆拿去用,又不是给了死者。言外之意就是凡事都该有礼尚往来。钱捐出去了,死者又不知道,又没办法回收,对她来说是亏本的事,是损失。
不记得是谁说过:在真相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你能做出什么样的事,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透过这件事情,同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同事当中,捐款数额大的,不是和他关系最好的,也不是家里最有钱的,更不是和他一起工作时间最长的,有的人甚至刚刚入职不久。
其他部门的同事也有自发捐款的,很多不认识的都捐了100块,一个已经离职很久的同事听说后也捐了600块。
很多人的理由都很简单:同事为人很好,工作踏实,一起相处融洽,年纪轻轻就走了,让人惋惜。一点微薄之力希望能帮她们孤儿寡母度过难过。
在别人困难危及的时候,我们心底里还有一部分柔然的东西被触动,被触痛,想要去关心和帮助,这是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人性的善良。
这种行为能温暖人,鼓舞人,感动人,让人与人多一点信任,让更多的人懂得感恩。
自身家庭条件不富裕的另当别论,其他捐款数额小的只能说他们小气和自私,没有同情心。
有人形容,如今的人心像石头一样坚硬,泠酷无情。
在金钱与死亡面前,最能考验人性。不经意间,就暴露了一个人的品性和最真实的一面。因为没有了遮盖、掩饰和伪装。
在亲情面前,生命如此沉重。在人情面前,又轻得称不出一点重量。
所以,死亡时都会有个仪式,灰也好,土也好,看往日渐渐地蒸发。但分明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慢慢的往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