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启动过程
Linux系统如何启动
从
BIOS
开始,进入Boot Loader
,再加载系统内核,再进行系统内核的初始化,最后再初始化进程。
BIOS---> Boot Loader---> 加载内核--->系统内核初始化--->进程初始化
初始化工作包含
- 挂载文件系统
- 交换分区
- 启动各类进程服务
利用systemctl管理服务(RHEL 7)
- 启动、重启、停止服务:
systemctl start/restart/stop foo.service
- 查看服务:
systemctl status foo.service
- 设置开机启动/不启动:
systemctl enable/disable/ foo.service
- 查看特定服务是否是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is-enabled foo.service
5种进程
- 运行:
R
,进程在运行或者等待中 - 中断:
S
,进程处于休眠状态,当条件形成,脱离该状态 - 不可中断:
D
,进程不响应系统异步信号,用kill
也不能中断 - 僵死:
Z
,进程已经终止,但进程描述符仍然存在,调用父进程wait4()
系统函数后将进程释放 - 停止:
T
,进程收到停止信号后,停止运行
常用命令
init命令
- init 0:关机,halt(centos7中关机不断电)、poweroff、shutdown
- init 1:单用户模式,只用root进行维护
- init 2:多用户模式
- init 3:字符界面
- init 4:安全模式
- init 5:图形界面
- init 6:重启
系统工作命令
- 显示日期:
date
,[HIMSj]
:24小时制,12小时制,分钟,秒,一年中的第几天 - 关机和重启命令:
- 查看系统进程:
ps
,常用ps aux
- 监视进程活动和系统负载信息:
top
,三个时间是:1,5,15分钟的平均值 - 某个服务进程的ID号:
pidof
- 杀死进程:
kill id, killall
- 获取网卡配置和网络信息:
ifconfig
,包含:网卡名称,IP地址,MAC
地址,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包等信息 - 查看内核和系统版本信息:
uname -a
- 查看系统的平均负载信息:uptime,三个时间信息分别代表的是
1,5,15
分钟 - 查看内存的使用量:
free -h
,包含total、used、free、shared
等 - 查看系统的登录信息和显示执行过的命令记录:
last、history
工作目录命令
- 显示当前目录:pwd
- 切换目录:cd
- cd -:上次的目录
- cd ..:上级目录
- cd ~:家目录
- cd --:家目录
- 显示文本信息:cat、more、less、head、tail
- 替换文件中的信息:tr,tr [source] [object]
- 显示统计指定文本的行数l、字数w和字节数c:wc -lwc
- 查看文件信息:
stat, stat filename
- 提取文本字符:
cut
- 显示目录中的全部文件信息:ls -al
用户身份及权限
用户身份
- 管理员的UID为0:系统的管理员用户,一般情况是root。
- 系统用户UID为1-999:Linux系统中默认服务程序会有独立的系统用户负责运行。
- 普通用户UID只能从1000开始:由管理员创建的用于日常工作的用户。
- 为了方便管理属于同一组的用户,Linux系统中引入用户组的概念,通过GID将多个用户加到同一用户组中。
- 创建每个用户时,自动为其分配一个与其同名的基本用户组,而且这个基本用户只有该用户一个人。
- 若用户被分配到另一个组,则“另一个组”称为扩展用户组。
- 一个用户只属于一个基本用户组,但可以属于多个扩展用户组。
useradd命令
- 创建新的用户,默认的用户家目录会被存放在
/home
目录中。 - 参数及其作用
参数 | 作用 |
---|---|
d | 指定用户的家目录 |
u | 指定用户默认的UID |
g | 指定一个初始的用户基本组 |
s | 指定用户默认的bash解释器 |
G | 指定一个或者多个扩展用户组 |
groupadd命令
- 创建用户组
- 将几个用户加到同一个组里面,统一安排权限
usemod命令
-
usermod
命令用于改变用户的属性 - 用户的信息保存在
/etc/passwd
文件中,可以在文件中直接修改用户参数的相关信息 - 参数及其作用
参数 | 作用 |
---|---|
c | 填写用户组的备注信息 |
g | 变更所属用户组 |
G | 变更扩展用户组 |
U | 解锁用户,允许其登录系统 |
s | 变更默认终端 |
u | 修改用户的UID |
passwd命令
passwd命令用于修改用户密码、过期时间、认证信息等
普通用户只能使用passwd命令来修改自身的系统密码 sudo passwd root
root 账户有权限修改其他用户的密码
passwd文件
/etc/passwd 文件用于存放用户的信息,由6个分号组成的7个信息
- 用户名
- 密码
- UID 用户标识
- GID 组标识符
- 用户全名或者本地账号
- 家目录
- 登录使用的shell,默认是bash
切换用户
- su - 用户名:切换用户,并且切换目录
- su :直接切换到root账户,不建议,不安全
- exit :退出当前用户
权限
Linux中一切皆是文件。每个文件的类型不同,Linux采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区分。
- -普通文件
- d 目录文件
- l 链接文件
- b 块设备文件
- c 字符设备文件
- p 管道文件
- Linux系统中,每个文件都有所属的所有者和所有组
- 规定了文件的所有者、所有组以及其他人对文件的读/写/执行的权限,它们对文件/目录的权限包括:
- 可读:能够读取文件的实际内容
- 可写:表示对文件进行编辑、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
- 可执行:能够执行一个脚本程序
序号 | 权限 | 英文 | 缩写 | 数字代号 |
---|---|---|---|---|
01 | 读 | read | r | 4 |
02 | 写 | write | w | 2 |
03 | 执行 | excute | x | 1 |
修改权限
序号 | 命令 | 作用 |
---|---|---|
01 | chown | 修改拥有者 |
02 | chgrp | 修改组 |
03 | chmod | 修改权限 |
- 命令格式
# 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目录名
# chgrp -R 组名 文件名|目录名
# chmod -R 755 文件名|目录名
- chmod 命令在设置权限时,可以直接使用三个数字对应 拥有者/组/其他用户 的权限。
- 简单示例:
755 ---->rwxr-xr-x
643 ---->rw-r---wx
136 ---->--x-wxrw-
总结:每3位一组,根据二进制进行计算
文件管理
- 创建新的文件或者设置文件的时间:
touch
- 创建空白目录:
mkdir
,递归创建-p
- 复制、剪切(重命名)、删除、查看文件类型:
cp、mv、rm、file
- 按照指定大小和个数的数据块来复制文件和转换文件:
dd
- 打包/解析命令:
tar -czvf
和tar -xzvf
- tar -czvf etc.tar.gz /etc
- tar xzvf /root/etc
- 执行关键词搜索:
grep
,忽略大小写i
,显示行号n
,反选v
- 查找大文件:
find,find /etc -name "host" -print
:查找/etc
目录下的host
文件并且打印
软硬链接
Linux
中链接分为两种,一种是硬链接Hard link
,一种是软链接Symbolic link
。默认情况下,ln命令产生硬链接。链接为Linux
系统解决了文件的共享使用,还带来了隐藏文件路径、增加权限安全及节省存储等好处。
硬链接
- 在
Linux
的文件系统中,保存在磁盘分区中的文件都被分配一个编号,称为索引节点号(Inode Index)
。硬连接指通过索引节点来进行连接。 - 硬链接是有相同的
inode
,仅文件名不同的文件。 - 删除一个硬链接文件不影响其他具有相同
inode
的文件。文件真正删除的条件是与之相关的所有硬连接文件均被删除。
软连接
- 另一种连接称之为符号连接
(Symbolic Link)
,也叫软连接。 - 软链接文件有类似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它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文件。 - 软链接有自己的文件属性及权限等;
- 可对不存在的文件或目录创建软链接;
- 软链接可交叉文件系统;
- 若A 是 B 的软链接(A 和 B 都是文件名),A 与 B 的目录项中 inode 节点号不相同,A 和 B 指向的是两个不同的inode,继而指向两块不同的数据块。如果B 被删除了,A仍存在(因为两个是不同的文件),但指向的是一个无效的链接。
root@peter:~# touch f1 # 创建文件f1
root@peter:~# ln f1 f2 # 创建硬链接f2
root@peter:~# ln -s f1 f3 # 创建软链接f3
总结:
1、删除f1,f2不变,f3消失
2、删除f2或者f3,对另外两个没有影响
3、删除1和2,整个文件才会被真正地删除
逻辑卷LVM
LVM
逻辑卷管理是Linux
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LVM建立在硬盘和分区之上的一个逻辑层,用于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
- 通过LVM系统管理员可以便捷地管理磁盘分区,如:将若干个磁盘分区连接为一个整块的卷组(volume group),形成一个存储池;并且在卷组的基础上创建文件系统(命名文件和放置文件的逻辑存储和恢复系统)。
- 管理员可以方便地通过LVM调整存储卷组的大小,可以按照组的方式进行命令、管理和分配,例如按照用途“development”等进行命名,而不是使用“sda”等磁盘名。
逻辑分区的创建顺序:物理分区 > 物理卷 > 卷组 > 逻辑卷 > 挂载
硬盘的分区机制主要分为两种:MBR和GPT
只有在MBR分区机制下才存在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概念。
MBR
- 主引导扇区:512个字节,主引导记录(446)+分区表(64)+结束标志(2)
- 主分区:主引导分区也叫做主分区,每个分区对象占据16个字节;一块硬盘最对4个分区
- 扩展分区:最多一个,也是主分区的一种,可以划分出无数个逻辑分区
- 逻辑分区:编号必须从5开始,利用链表进行链接;是由扩展分区切割出来的分区
分区方式: 确保至少一个主分区,主分区最多4个,扩展分区最多1个,二者的编号只能从1-4;逻辑分区的文件名编号只能从5开始:
GPT
- 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GUID Partition Table, GPT),新的分区管理机制.
- 解决了MBR的缺点:支持超过2T的硬盘,兼容MBR,不存在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只有主分区,支持分区数目最多可有128个。
- GPT分区区域就是用户使用的分区,也是用户进行数据存储的区域。分区区域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由GPT头定义。
LVM原理
- 在传统的磁盘管理机制,上层应用直接访问文件系统,从而对底层的物理硬盘进行读取;
- 在LVM中,通过底层硬盘的封装,当需要对物理硬盘进行操作时,不再对分区直接进行操作,而是通过LVM对底层的磁盘进行操作。
- LVM将存储虚拟化,使用逻辑卷,不受限于物理磁盘的大小。
LVM 优点
- 灵活的容量:当使用逻辑卷,文件系统能够扩展到多个磁盘上,能够将多个磁盘或者磁盘分区成单一的逻辑卷;
- 存储池的伸缩性强:通过命令的形式来扩大或缩小逻辑卷大小,不必重新格式化分区或者磁盘设备;
- 设备命令方便:用户能够根据适合自身的方式进行设备命名;
- 数据再分配:数据能够在磁盘在线的情况下进行移动和分配;
- 卷快照:使用逻辑卷获得设备快照,用来一致性备份或者测试数据更新效果而不影响真实数据。
- 逻辑卷的大小可以动态管理,不会丢失现有数据,提高磁盘管理的灵活性。
LVM术语
- 物理存储介质(PM:The Physical Media)
- 物理卷 (PV:Physical Volume)
- 卷组(VG: Volume Group)
- 逻辑卷(LV, Logical Volume)
- 线性逻辑卷 (Linear Volumes)
- 物理单元 PE(physical extent)
- 逻辑单元 LE(logical extent)
LVM实现过程
- 通过fdisk工具将磁盘转换成Linux分区;
- 通过pvcreate命令将Linux分区转换成物理卷(PV);
- 通过vgcreate命令将建好的物理卷处理成卷组(VG);
- 通过lvcreate命令将卷组分成逻辑卷(LV);
su - root # 切换到root账户
fdisk -l # 查看磁盘阵列的基本信息
fdisk /dev/sdc # 选中未分区的磁盘,进行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m # 分区命令帮助
Command (m for help): n # 创建新的分区
Select (default p): p # 选择p(primary)创建主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 分区编号,主分区从1开始
First sector (2048-35643391, default 2048): # 柱面起止位置,直接默认值
Command (m for help): t # 设置分区的系统id号
Command (m for help):w # 将分区信息写入分区表,保存并退出fdisk命令
# 重启
fdisk -l # 查看分区信息
pvcreate /dev/sdc1 # 创建物理卷
pvcreate /dev/sdc2
pvcreate /dev/sdc3
# 创建卷组和扩容
vgcreate vg1 /dev/sdc1 /dev/sdc2 /dev/sdc3 # vg1 是创建的卷组设备名称
vgdisplay vg1 # 查看卷组
vgchange -a y vg1 # 激活逻辑卷
vgremove vg1 # 删除卷组
vgextend vg1 /dev/sdc1 # 通过物理磁盘sdc1扩容
pvresize /dev/md # 通过raid设备间接扩容
# 创建逻辑卷
lvcreate -L 100M -n lv1 vg1 # 创建逻辑卷
lvextend -L +1G /dev/vg1/lv1 # LV扩容,增加1G容量
resize2fs /dev/vg1/lv1 # 文件系统扩容
umount /dev/vg1/lv # 删除需先卸载
lvremove /dev/vg1/lv1 # 删除逻辑卷
# 格式化
mkfs.ext4 /dev/vg1/lv1 # 格式化为ext4的文件系统
# 挂载
mount /dev/vg1/lv1 /mnt/ # /mnt/ 为挂载目录
df -h # 查看挂载状态及硬盘信息
df -TH # 查看实际磁盘容量
什么是挂载: 当用户需要使用硬盘设备或者分区中的数据时,需要先将其与一个已存在的目录文件进行关联,这个动作称之为挂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