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的个体》

坚持原创分享第169天

网球大满贯选手李娜在《开讲啦》节目中反复提到这几个字:单独的个体。

“你会让你的孩子打网球吗?”“孩子是单独的个体。希望他的成长之路跟我是不一样的,他可以完全自由选择,我们不会强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希望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然后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

听过很多成功人士相似的回答。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还为他女儿数学考0分而大加赞扬着,说要绕过多少“地雷”才能做到啊。气定神闲。

名人好像从不在意孩子将来干什么,是他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不愿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路,还是他们有充足的财富保证,不惮于未来。

我们平常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也希望孩子的成长之路和我们不一样,但是一条怎样的路,我们考虑的比孩子还要多。至于自由选择,恐怕是我们最惧怕的。他会选啥呢?非主流的,难就业的,不体面的,挣钱不多的。满心的焦虑。大人比孩子考虑的还要多。恨不得把一切都掌控起来。

现在的父母要么是空降机要么是除草机,有权的帮孩子铺好一切的道路。没权的帮孩子想好一切道路。

成功的人会放手,平凡的人想掌控。为什么是这样?

有一个说法是:成功的人很忙,平凡的人很空。成功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平凡的人视孩子为唯一的生活重心,所以想主宰孩子。

成功的人内心有安全感,平凡的人内心是恐惧感,惧怕孩子像自己一样不成功,自己的安全感要靠孩子给予。

所以凡人紧紧盯着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如临大敌。全家总动员,调动一切力量纠正孩子的偏差。孩子被裹挟的越紧,冲出的欲望越强烈。结果往往背家长所愿。

行动比说教更有力量。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这是影响。

人们往往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事物的真相,而不是只凭耳朵听到的来判断。孩子更是这样。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大道理讲得天花乱坠而他们却充耳不闻的原因所在。

家长有的是经验,成长需要的是经历。给孩子灌输经验是家长想让孩子用实践去证明自己的经验是正确的。不撞南山不回头是孩子想用自己的探索证明自己是对的。

人都有一颗高傲的心。这是本性。孩子也是愿意向更优于自己的对象学习,或者说他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那个。

所以,孩子是单独的个体。可以影响,不可主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坚持原创分享第169天 网球大满贯选手李娜在《开讲啦》节目中反复提到这几个字:单独的个体。 “你会让你的孩子打网球...
    宛如初夏阅读 362评论 0 0
  • 如题,我们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每个灵魂的接触,都会劈出一道闪电。 我们相遇,相识,相知。 有些人成为陌生人,有...
    郑桂煌阅读 847评论 0 0
  • 红楼梦这个大部头,我之前从来没看的下去过,印象中无非是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恨情仇,蒋勋的这一部,先是在喜马拉雅...
    小米Miya阅读 535评论 0 0
  • 学校钟海楼二楼的画室是艺术殿堂也是每个学艺术学生的梦想出发地。窗帘的影子挡不住素描的阴影,因为那一抹阴影涂在了心上...
    一峰冲天阅读 34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