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于2016年9月22日发布在公众号顽电影ACG,现在将原文转载到简书上。已过时,见谅。
比丧尸更可怕的,是人性,这是很多人看完《釜山行》的真切感受。
在批判人性、讽刺政府上,韩国电影一直走在亚洲电影的最前端,今天要讲的灾难片——《隧道》,也不例外。
《隧道》没有丧尸,没有《釜山行》那种血腥粗暴的视觉刺激,却比《釜山行》更让人感到可怕。
为什么?
《隧道》用最原始的恐怖方式——幽闭,让观众跟随主角一直处于被活埋支配的恐惧中,一步一步感受什么叫做绝望。
《隧道》在韩国本土的观影人次已经突破700万,比《釜山行》的千万观影人次差点,不过仍旧火爆,因为韩国总人口才五千万。
豆瓣评分7.6,比《釜山行》稍低,很多评论都提到手机续航时间太长不科学。。。好吧,我也想知道这个超长续航的三星手机哪里买的。
主人公李正洙在回家的路上惨遭隧道塌方,深陷其中,影片开头五分钟就把背景交代清楚,之后的100多分钟都是围绕正洙在隧道里自救和外界营救正洙所进行,听起来和《火星救援》类似,不过不同的是《火星救援》是天灾,《隧道》是人祸。正洙也比马克(火星救援男主)要稍微幸运,他还有一条狗的陪伴。
这种主人公独处一个密闭空间的设定,会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主人公在想各种办法自救,观众也会思考如果是我到底该怎么活下去。主人公的处境又变糟糕了,观众心里也跟着受虐。
主人公李正洙在隧道塌陷被困之后,给119打了电话,对方不紧不慢的说我们很快会派救援车辆过去,结果救援人员到了之后都傻眼了,半面山都塌了!
于是打电话告诉李正洙:你需要等一星期的时间。
这个时候李正洙只剩下了一瓶半水和一盒蛋糕,看来要省着点吃,省着点喝了。
但是作为灾难片,只给主角施加这么点困难怎么能行呢。
于是接下来该虐男主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的到来,男主的内心也一次又一次受到无情的打击。
比如:
由于救援人员非常不专业的在隧道里按喇叭引发二次坍塌,男主被埋的更深了。
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同伴,可以聊聊天什么的,结果同伴没撑几天就死了,男主的心理防线要崩溃了。
男主的唯一的食物——蛋糕,被女孩儿的蠢狗全吃光了,以后要吃什么啊?!
最终水也喝没了,只能喝尿。。。
好吧,男主确实够惨的,再来看看外面的救援进行的怎么样?
本以为很快就能救出李正洙,结果因为施工方给的设计图纸是错的,导致救援队挖错了地方,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来。
当男主得知消息后,心理再次崩溃了。
这个时候可谓真弹尽粮绝了,没水没食物,手机也没电了,只有车载FM还能听。
还有比这更让人绝望的吗?
有,更绝望的是因为救援耗时太久,施工方催着要继续施工,可一旦施工就会危及男主性命。
一名施工人员的死亡(这位大叔刚在釜山行里领了便当),直接导致了政府决定停止这个只为救出“尸体”的“无意义”的救援行动。
最终男主的妻子迫于压力通过电台对男主说因为开始第二隧道施工,救援工作要停止了,对不起。
看到这里真的好心疼也好无奈。
还有比李正洙更惨的灾难片男主吗?
就这样在绝望中又看到希望,又在希望中绝望,如此反复,主人公正洙被折腾的心力憔悴,观众也被折磨得快不行了:到底还不能不能把人救出来了!?
答案是:能,毕竟男主带有主角光环。
很幸运,男主遇到了一个有良心更负责任的救援队长,即使爆破前的最后一刻,也要下去确认男主是否还活着。
但电影也没有一直渲染这么黑暗悲伤的调调,即使男主这么惨,也会苦中作乐,
比如用石头堆小塔盖着狗狗的粪便,
比如用石头在石头板上刻小人。
跟之前很多批判现实的韩国电影一样,《隧道》也在日常黑,黑社会的各个方面。
比如吐槽“大韩民国的安全又一次倒塌了”
工程豆腐渣已是常态,
救援手册没有韩文版,以及消防栓里没有水、隧道图纸是错的。
吐槽记者毫无科学常识,只顾抢头条,只关心新闻,不关心人命。
也吐槽官员只顾作秀,不干正事。救援时,国民安全处官员金海淑等一行人见到河正宇妻子后,轮番摆姿态合影。
救援后还想要合影,阻止直升机的离开,只可惜被救援队长骂走了,这可真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
吐槽民众太容易被舆论影响
吐槽人的生命如蝼蚁,可以随时被利益方抛弃。
吐槽说真话却要写检讨,说假话的却可以上电视发表生命的意义。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吐槽,无处不在讽刺。
当我们在惊叹韩国主流商业电影甩中国十年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难道中国导演真的拍不出这样的批判政府、批判社会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吗?
答案是有的,比如导演李杨的《盲井》,国外获奖,国内曾被禁,到现在豆瓣都没有《盲井》的信息。
不是拍不出来,而是拍出来只能成为禁片。
这可真是个悲剧。。。
本文由顽电影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公众号:顽电影ACG,微博、今日头条、B站: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