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一直在微博上放着。写于2015年5月21日,希望那天的你,和你爱的人在一起,长长久久。
【我在他们身后走着,谈着自己的感受】
好像,好久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自己觉得特别好的状态。原来,我也可以每天早睡早起,努力学习,跑步健身,即使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胖子。
几天之前,总结出来了一段自以为还不错的话:我一直很好,尤其现在,哪怕是在半年之前,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淡然。而现在,我学着自己去消化所有的不愉快和困惑,有些小矫情,但不影响我独立思考;有些小矛盾,也不值得我浪费精力。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哪怕来的不那么及时,但至少,还是来了。毕竟……时间把我们都变成了成年人。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接下去话,又好像是没有任何的措辞,我很庆幸能寻找到这种算是理想的状态,虽然我不知道它能持续多久。开始强迫自己每天11点准时闭上眼睛,哪怕我想玩手机想的发狂;也强迫自己每天都泡在图书馆,哪怕总是机械的重复着每一个单词的拼写。
就在昨天晚上,传说中的521,特地给自己放了假,老早脱离了图书馆的怀抱。可能是天变黑了,也恰好校园不是那么喧嚣,只一个人走着的自己,竟然发现,貌似是真的成长一点,可能只有那么一点,哪怕之前从未觉得自己有多善解人意。
人来人往,总有那样让人羡慕的情侣,在各种地方出现卿卿我我;也总会有几对不管不顾而肆意吵架的。有像我一样独自慢悠悠的走着的人;有坐在角落里委屈的打电话倾诉的;也有在马路上呆愣的站着的。
突然发现,只是一个校园,或许是自己太过于矫情,但是,却突然明白,原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烦恼,有需要倾诉的,有正在放空的,所以,严格来说每个人都是局外人。
然后,我看见了一个小男孩,大概是刚刚补课回来。个子不高,看起来六七岁左右,有点脏兮兮,背着一个快要拖到地上的蓝色书包,虽然天黑了,可我能真切的感受到只属于他那个年纪的快乐。因为……拖着重重的书包还在肆意的奔跑,似乎是忘记了背后的书包。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如果以后我有了小孩子,一定不会让他那么小小的年纪就背负那么沉重的负担,看起来好心疼。
然后我笑了,没有理由,现在想想,是我的小矫情被他感染了。
而就在刚刚,我站在一条流浪狗的身后,眼瞅着它在宿舍楼门口深情的张望,那种想进来又害怕的样子……胆怯中带着渴望。后来,它不仅进来了,还上了二楼,去洗手间的时候,看见有人放食物在它面前,和它并排蹲着。瞧瞧,好心人真有这么多。
不管是出于玩味还是真正的善意,都做了一件好事。
然后,我希望有人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做?因为我知道,如果不想失去,就不要得到。索性,不要有交集是最好的做法。
最近看了金兰都写的《因为痛,所以叫青春》里面提到,现在的年纪,好比是早晨七点十二分,不早不晚,什么都刚刚好,或许以前不够努力,品行也被人觉得太坏,都不重要。
生活,是给自己看的。如果有一天,有个人也站在你的身后,试图感受你的情绪,那她不一定多好,但至少,不会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