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前段时间生病住院,<<我的前半生>>这部剧我是从后半段开始追的。
连续几天的追剧,再加上在其他媒体平台上看到的片段,对于这部剧的脉络,已经基本摸清。男女主人公之间感情,职场的纷争着实精彩,子君妈妈也确实吸粉。而我关注到这些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人物。这就是平儿。
平儿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爱哭。
当他和佳清发生争执,妈妈被侮辱的时候,他会大哭。
当他在爷爷奶奶家想多玩一会儿,子君执意要带他回家的时候,他会大哭。
尤其是那次,贺涵带着他和外婆去杭州找子君一起过生日。当贺涵送他们到了杭州,安顿好之后,想要回上海处理公司的事务。可平儿此时却拉着贺涵的衣服,要他留下来。看到贺涵真的要走,平儿就开始大哭,乞求着贺涵留下来。这似乎成了平儿的必杀技,贺涵还是等子君来了,吹完蜡烛之后才离开杭州。而因此,贺涵差点被公司调离上海。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说平儿太不懂事,耽误了贺涵的大事儿。
难道发生这样的事,只是因为平儿不懂事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只要遇到一点不合自己意愿的事,只要遇到一点点挫折,平儿就会用大哭来解决。并且这一招屡试不爽。平儿看上去很乖,可为什么显得这么软弱,为什么这么爱哭呢?
大家不要忽视平儿的家庭背景,虽然平儿的情况算不上单亲家庭,可毕竟自己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并且离婚之初,子君曾经占据了平儿大多数的抚养权,甚至不愿意让平儿过多接触陈俊生一家。可以说,在平儿的小世界中,父亲这个关键角色,是缺失的。
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对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没有安全感。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作为依靠。甚至都不知道该把这些困难和谁说。他也只能向困难示弱,用哭来为自己争取机会。
听到很多人会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坚强。可坚强是柔软磨出的茧。如果有人能应对,谁愿意坚强。对于孩子来说,坚强更像是一种刑罚。只有孤立无援才会做到独当一面。别人看到单亲孩子的坚强,其实是内心的敏感与孤寂形成的假面。
2
堂哥和堂嫂离婚三年了。如今堂哥带着六岁的儿子洋洋生活。
今年过年时,堂哥带着孩子来我家吃晚饭,要开饭时,洋洋发现没有饮料,哽咽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大哭起来。堂哥也有些生气,说了几句重话。洋洋哭得更大声了,还坐到了地上。我爸已经喝了点酒,他拦住堂哥,嘱咐家里人去超市赶紧买些饮料,零食来。
趁着人们不注意,我爸到了我的房间,自己在一个角落里拿着纸巾掉眼泪。
第二天,我爸和我说了昨晚的事。他说,“当时他俩离婚时就劝他们好好想想,别光为了自己考虑,想想孩子。可他俩还是把婚离了。现在孩子一年一年看不到他妈,都以为他妈死了。昨天听到那孩子哭,我就受不了了。大人做的孽,孩子可遭罪了。”
近些年夫妻的离婚率直线上升,每当生活中遇到什么磕磕绊绊,或者感情变淡,就会选择干脆做个了断。遇到一点事,甚至不少人都会鼓励当事夫妻离婚。的确,有些情况下夫妻之间也只能选择离婚。但是离婚真的只是领个离婚证,分分家产这么简单吗。
现在不少夫妻离婚后就成了仇人,当初的爱意也抛到脑后,不顾彼此的脸面,甚至不让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接触到孩子。有些人总是很天真,又很可恶。以为这样就可以报复到自己的前任。可这样做真正惩罚的是谁呢?
3
从小我就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我妈妈在我九岁的时候去世了。直到现在,我已经27岁,不敢听关于妈妈的歌曲,不敢和别人说起这件事。“妈妈”这个词似乎成了我的噩梦,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没了母亲的庇护,我也就没了依靠。在小学里,我会成为其他同学的笑料,因为我没有妈妈。我会受到别人的排挤,也是因为我没有妈妈。因为没有妈妈,亲人们都告诫我,要听话,你爸爸一个人带你容易。
好,我听话,在学校里被七个同学围攻,我忍着,不告诉任何人。
好,我听话,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哭。而不是应对。
和同学吵架会哭,被父亲教训会哭,被老师拉去谈话也会哭。甚至看个电视,也会哭。哭是我的保护色。当我无能为力,哭就成了我的武器。
遇到困难,我没有退路,因为身后没有依靠。难过,我需要自己消化,悲伤,我需要自己消解。内心的敏感与自卑让我每每遇到一点挫折就提前缴械投降。有人说我软弱无能,没有刚性,遇到事情就知道哭。好吧,我承认。可这并不是我的天性使然。
对待孩子,不要只记得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还要给予孩子爱和理解。平儿爱哭,是因为哭泣可以满足他的心愿。他依赖贺涵,因为贺涵充当了父亲的角色。也许家庭会不完整,可不要让爱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