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孩子的古筝课老师在微信群里说,因为接近期末考试,学校安排各班级进入复习阶段,所以暂停专业队的课程。也就是说,这学期的古筝课到此结束。老师通知家长们可以将古筝搬回家,平时多练习,可以将练习的视频发到微信群里让老师点评,所以好多家长都将古筝搬回了家,我们也是。
昨晚睡觉前,我让孩子练一下古筝,将这学期老师教的内容都练一遍。她倒是没拒绝,打开琴盒,耐心地将指甲片一个个戴好,动作温柔,恍惚间,我看到了一个优雅可爱的小女生。
然而,现实立刻就给我兜了一盆凉水。练习曲目从《小兔子乖乖》开始,然后是《北京的金山上》,最后是《嘎达梅林》。
练的是一首比一首手生,弹的时候那手喜欢跳又喜欢快拨,节奏全无,成了杂音。
我在一旁看着,听着,着急着。
三首弹完,我呼了一口气定了一下神,问她:“有觉得没之前熟练了吗?是两周没练,都忘了?”她点了点头,右手还在随意拨弄着琴弦。
我说:“明天开始,你要安排一下练琴的时间,好吗?可以在做完作业后,也可以在饭后,还可以在睡觉前,你自己决定。”她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我接着说:“多加练习,才不会忘记,而且呀,你还要主动练习,再加上长期坚持,这样才有可能学会弹古筝,喜欢上古筝。我还等着你学《起风了》这首歌,然后弹给我听呢!”
她说好。《起风了》是我们俩都喜欢的一首歌,当时我们让她学古筝时,我就说等她学会弹这首歌,我就用她弹的歌来做手机铃声,她可高兴了。这事她一直记着,我也是。
自从她学古筝以来,从一开始连指甲片都戴不好,到认弦,指法,颤音,到会认谱,背谱,弹整首歌。她的努力和进步,我们都看的到。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容易,因为坚持就是学习路上的拦路虎之一,而孩子的兴趣能培养起来,我觉得也少不了家长的坚持和引导。
不管是培养兴趣爱好,还是学习或工作,都适用一个道理,那就是:主动做事,长期坚持,才能和其他人拉开距离。
你们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