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对于中国人来说,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不仅是调节作息、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在特别的日子,怀着特殊心情,寄托岁月一份相思。遥望远方的人,心有牵挂;近观身边的爱,梦也温暖。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纵然时间让许多事物都发生了改变,但真挚的情感、坚定的信念却不败流光,依然稳稳的伫立在笑容之上。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习俗早已深入人心。纵观历史,不同的时代在传承中,早已赋予端午深刻、有趣、非凡的意义。
粽子
万水千山粽是情,粽香飘过,总会不经意间勾起人们的回忆。也许那是一个故事、也许那是一位佳人、也许那是一份美好……作为拜神祭祖的古老习俗,粽子文化至今已由中国辐射到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甜的咸的、肉的枣的、方形的三角的……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可追溯到汉代《说文解字》。晋代,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参杂板栗、赤豆等。唐代,粽子形状出现菱形。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赴考场前,要吃家里特意包的“笔粽”,形状像笔一样细长,象征着“必中”。
划龙舟
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浆,龙舟最初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春秋战国时期,便有龙舟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
每年的龙舟比赛,各电视台也相继直播。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影,伴着激昂的鼓声、迅猛的气势,成为水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家带着相同的目标、共同的信念,团结协作,全速驶向终点。
不论是看台上,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被一种强大的气场所感染与鼓舞。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种奋力拼搏的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执着。在工作执行、升学规划等方面,朝着正确的方向追求梦想。
纪念屈原
相传,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但遭强烈反对、陷害,被赶出都城。流放期间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九歌》等诗篇。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绞,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百姓担心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中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成为了吃粽子的习惯。
屈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篇章。为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中国文化中,总是蕴含一种大团圆的温暖。每逢节日,人们都希望能与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在一起安心、舒适的度过。即使因为时空隔阂,我们仍可以看同一轮明月,品同一种美食,道同一声问候。关怀就在身边,心的距离便不再遥远。
挂艾草
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香味,能够驱蚊虫、净化空气。人们挂艾草于门,希望可以驱邪祛病。
其实每一种做法后面都可能有一种深刻的寓意。思想指导行动,人们心中时长会祈祷。2020年,不甘平静的一年。新冠病毒横扫世界,生命的脆弱明显可见。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运动、少烟酒,增强肺功能。对于无辜的逝去,我们在遗憾中祭奠,对于幸运的存在,我们在沉思中感恩。
又逢端午,愿期盼与祝福并存、健康与平安常在。珍惜生命、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