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年会(7)|一个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1)

            一个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1)

                  ――听梁波涛老师讲座有感

      01.与名字有关的故事

      梁波涛,南阳镇平人,网名涅阳三水。我觉得这个网名很有趣,就上网查了一下,原来,镇平又称涅阳,三水,大概是因为姓名当中这三个字都有“水”的缘故吧。


      因为十年前曾经在南阳待过三个月,所以对南阳人,我总觉得是半个老乡,就多关注了点。波涛这两个字,似乎是男孩的名字,因此起初我还误以为梁波涛是位男士呢。

      河南杏坛网研社里有三个众所周知的梁老师――梁波涛老师、梁树丽老师和梁娜茹老师。她们都很优秀,都是大家心中的榜样。

      梁波涛老师非常爱好读书和写作,她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拜读。她说话的风格,跟我之前在南阳学习时的一个同学很像,于是我内心里常常把她看做熟识的人。

      梁波涛老师也是河南教师读书会的活跃人士。不仅是因为她是读书会的管理员,还因为她读书之多,写文之多和阅人之多。当她像写人物传记一样写了读书会的几个名优生后,名声再一次大作。

      我很佩服梁老师的说写能力。当我还笨拙地坐在电脑前用两三个小时完成一篇日更文的时候,梁老师却在晨练或者忙碌的间隙里,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文章,实在是让我钦佩不已。


      02.走近梁老师,被她的教育情怀所感动

      梁老师有一个公众号――豫西南有个天使班,我也常常在那里读到她温馨的文字。

      今天,我搬了个小凳子,认认真真的聆听梁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我和我的天使班――班级文化建设案例分享》。

      我一直以为,梁老师是个非常爽朗的人,今天的讲座让我看到了梁老师的真面目――内敛中带着几分沉稳。

      或许是因为身处乡村的缘故吧,梁老师有时也会很低调,前些天还写文《卑微而沉默的存在》,为此,我还专门发表评论呢。

      听梁老师不紧不慢地讲述着自己和天使班的故事,我的眼眶竟然止不住地一次次湿润起来。别的不说,仅是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让我对梁老师又多了几分敬重。


      梁老师的课程有很多,每一门课程都蕴含了她无数的汗水和心血在里面。

      “行为课程”,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课程还被她称之为“礼仪课程”。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让学生把礼仪作为一门课程去学习,而不单纯是说教,就让孩子们对之心生敬畏。

      “体育课程”,居然是那样的先见之明!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看,强身健体是多么的重要!当我们让孩子从小重视体育锻炼,重视身体健康,我们就是在拯救国民的灵魂。

      “说写课程”,打造着天使们的演讲魅力。梁老师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生活场景,班会活动等,都是她培养学生的好时机。最精彩的案例,当属“落在老师手背上的鹦鹉”了。她给孩子们创造灵感的动力,多年以后,学生们可能不会记得老师曾经教给他们的知识,但他们一定不会忘记那只落在老师手背上的鹦鹉。


      “阅读课程”,丰富了天使们的内涵之美。学生们没有书,老师就读给他们听,或者,让学生领读。这其中的艰辛和苦楚,只有梁老师能体会得到。她还在每周五的下午,用上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让孩子们观看电影。通过观看,她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最让人心疼的是她的“写作课程”。为了装点门面,她班学生的班刊不是被学校或者乡上领导拿走共享,就是电脑上的资料因为电脑的故障失去了很多,甚至存放在书柜里的书,也被人把教室的门撬开而悄悄拿去。

      她的“活动课程”,又称“实践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爱国家、爱集体和爱自己的道德情怀。


      如张爱敏老师的分享:一间教室,一个世界!教师的视界,学生的世界。一间教室很小,一间教室却又很大。

      不得不说,我已经深深地被梁老师朴素的教育情怀而折服。

      当卜恩年老师和朱小四老师提出为梁老师班级捐书的时候,我被他们的大爱而感动了!

      只要用心,就能做好;只要有心,创造困难也要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