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只要是涉及到孩子的问题,都会成为极大的关注点,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有多么深的护犊情,当然,这也是我一个没有孩子的人无法体会的。话说回来,那些有了孩子的人,会不会从此就对父母更加关爱了呢?废话不多说,还是来关注一下虐童的问题。
现在的虐童事件频出,在我印象里貌似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阵集体爆发,2016年5月西安幼儿园、呼和浩特幼儿园教师虐童,2016年7月上海幼师被举报虐童,2017年4月北京一幼儿园教师被指虐童.....太多了,只要网上一搜就是一大把材料。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披露出来的必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一定有大量的未被揭露出来的。问题是,虐童事件出现了这么多,时间跨度也不短,也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可为什么还是反复发生呢?难道幼师之中,始终都会有那么一些素质低劣,有虐童癖的人么?
我们太相信道德的作用了。现在普遍的现象是,负面新闻一旦爆出,评论区全部都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口诛笔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头脑清醒,有节操。而我们忽略掉的是,什么样的激励导致了这样的行为?虐童癖可能会有,但是在我印象中,小时候自己不听话,也会被打的哇哇哭个不停,如果放在现在的环境下,估计也成了一个虐童事件了。而且,就我观察周围的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难免会有一些暴力的行为,当然,可能因为没有视频上那么独特,所以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了。
让我们看看幼师的入职门槛。其实我们都低估了幼师的专业要求,而且在招聘幼师的时候,也不会对幼师提出什么专业要求,你看连保洁员都可以当幼师。对于更多人来说,那些养育过孩子的,都是有资格当幼师的,毕竟是过来人。但,很明显这是错误的。孩子发育不成熟,连自己是什么可能都搞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和孩子的交流会十分费力。人们又经常容易把自己的逻辑套在孩子身上,对孩子那些本能的举动往往认为是调皮捣蛋。出于排异心理,任何违背自己意愿的举动,都会刺激到看护人,久了就会被激怒。所以,看护孩子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而且对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有专业的了解,这其实是专业性特别强的一件事。记得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外国的医生能够很快让刚出生的婴儿停止哭泣,他所使用的方法只是改变了抱孩子的方式,让ta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是无数个家长都不知道的极为科学的方式。
因为专业门槛很高,这就成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因为有极大的耐心,还要有足够多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这样的一个人,放到任何一个行业,绝对是个人才,薪水自然不会低。然而,幼师的工资有多少呢?我在智联招聘上搜索了一下,在南京最高的给得到了6k-8k,低的在2k-4k之间,平均下来大概在4k左右。2017年南京的平均工资是7k多,当然,拿平均工资来对比,可能有点伤人,不过只要让大家想象着自己的工资是4k的话,会是什么感觉?
另外,这样一个需要有专业水准的职位,却没有相关的文凭。在幼儿看管方面,有哪所大学开设专业了?有那个学校授予幼师学位了?放弃吧,即使有,也不会有人愿意去学的,为啥?工资低~另外,即使学了,会更容易找到工作么?不会,因为对于相关机构来说,只要能够看好孩子的就行,太专业的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什么样算看好?我隐约感觉对他们来说没死掉就可以了~谁会管你是不是健康成长,毕竟怎样算是健康成长,一直都是一个谜。
我个人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我们可能戏份做的太多,实在的做的太少。我们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但是却忽略了对看护人的挑选。我们想办法提高人们对幼儿健康的重视,却没有足够的正面激励,来促进更多的人从事幼儿的心理研究和科学护理办法的探索,我想,就此创建一所幼儿教育学院都不过分。
一提到专业,就会有种无力感。当下,有很多专业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搞透的。广度有了,深度真的差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