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褶皱——西大街

      若说城市的风采,在繁之区登高俯瞰,把时尚的高楼商厦、地标性建筑收进眼底;若说感触城市人的细致实在的生存,还是走进城市的褶皱去好,西大街就是这样的存在。

      岁月的沉淀,赋予了西大街独特的韵味。断瓦残垣,残馥犹存,雨落成泥化作心头那一抹情怀,易小阳用一杆笔描绘着只属于西大街的记忆。城墙上的涂鸦,卖着饼、喊着声叫卖的、埋着头哼歌的、早已跨出西大街的女学生,早已失了当年令人惊羡的面孔,早点西施、嫁入街区的纺织老板娘……仿佛还犹存在昨日,易小阳把风华绝代的时期烙印在这堵城墙上,一座城池锁住了一朝金锁,一条老街镌刻了一段风华。青砖黛瓦有情,亭台楼谢无声,游遍繁华似锦,执笔描摹老街韵味。

      简朴的生活,温暖了西大街人的心房。一堆堆张家李家的孩子在追逐叫喊,玩出小游乐场的氛围。简陋的小食店不少,仅做附近人家的生意,买卖小再加上彼此熟络,吃的和干的都意态松弛。稍宽街巷的铺子做了小工场,打铁声,锯木声尖锐的交响,噪音常规化了,软化成一种絮絮叨叨。西大街的人们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一句问候,一声关怀,是来自西大街人的温暖,在平凡实在的生活中互相关心,相互温暖,这世上没有最好生活的标准,心之所向便是最好。

      时代的发展,抹不去西大街的记忆。这个古老的居民区,老房子将被拆建成高层的大厦,黄昏,在阳光投不进的城市褶皱里,已有年月的大厦却比西大街黯旧。好几处空空的待建地盘,是老年人嘴巴里的缺齿,尽是风霜。不久后西大街的人们也将搬到城区,在黄熟的暮色中,人来人往,都统一着节奏,忙忙碌碌的营生,各有各的操持。时代的步伐催促着我们疾走,似乎抹去了许多,却又抹不去许多……抹去了西大街承载着记忆的墙面,抹不去的是西大街人脑海里的那一抹记忆。

      岁月的年轮一圈一圈齿咬而合,四季的脚步一次又一次从眼前迈过,西大街终究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它残留下阵阵香铭,久久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测试我们的家
    4698f10b6c3e阅读 451评论 0 0
  • 1月11日,晴。 阅读书目:《爷爷一定有办法》。 作者:菲比·吉尔曼,曾在纽约、欧洲等地学习艺术课程。她创作过很多...
    陈陈_19b4阅读 2,14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