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时我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了东区的图书室,那件又小又破图书室的书乏善可陈,直到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晚上我偶然发现了一部大部头书: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三卷本。这部思想史巨著开启了我学术世界的大门,使得我最终告别纯文学的圈子而进入一个更加深广的思想史世界,同时也让我下定决心戒掉自己身上浮华矫饰的伪文人气质而脚踏实地从事学术研究。葛兆光先生的著作也直接决定了我本科(中日韩儒家文化圈历史纠葛)和读研期间(台湾的中国认同)的论文写作方向。
葛兆光先生非常关注“中国”的形塑过程,在他后来的著作《宅兹中国》中,葛先生从域外中国学与海外汉学家的研究出发,立足中国史,试图在卷帙浩繁的史料中勾勒出文化中国的身影。
“何以‘中国’”?这个问题在不同领域亦有不同的答案。中国走向文明之路是一个长期、坎坷和复杂多样的历程。这个文明经历了环境剧变的挑战、复杂社会的兴衰、社会冲突和政治纷争、出乎意料的社会转型和外来影响。
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中国性”(Chineseness)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难以彻底了解古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而且,需要研究的问题永远比答案多。
《中国考古学》这本写给西方读者的全面介绍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的著作有助于打开一扇窗口,能够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800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小村落如何一步步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我们称之为中国。
《第一章 中国考古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1. 考古学重建文化史。
2. 中国考古学研究焦点:早期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现代中国考古学是引进西方科学方法、民族主义兴起与寻找文化起源的共同产物。
3. 中华民族的概念已经等同于国家,最好的描述就是费孝通提出的“多元一体”(费孝通1989)。正如费孝通所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数千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个行程过程是融合的过程,它以华夏-汉族为核心。
《第二章 环境和生态》
1.地理、河流系统、生态区划、季风系统、海平面波动等要素均影响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明特点。
2.气候突变对早期文明会产生致命影响。5200年前的气候恶化最终导致了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衰落。4200年前的气候突变使得龙山文化走向衰落,中国西部则由农业向畜牧业转化。岱海地区的朱开沟文化农业社群衰败,随后出现了近千年的物质文化空白期。
(延伸阅读: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第三章 更新世和全新世之交的采食者和集食者》
1.宾福德提出的“采食者-集食者”模式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分析狩猎采集者的应对策略。
2. “采食者策略”:如果全年都可以在不同地点获得适当数量的资源,狩猎采集者们倾向于经常更换居住营地,一地资源用尽后搬到另一地点。特征是居住地的高度移动性,缺乏深度资源获取,相对简单和一般性的获取技术以及缺乏储藏设施。
3.集食者策略:如果资源的季节性很强,有时会稀缺甚至难以获得,狩猎采集者就会采取一种更复杂的策略,组织小规模的任务组去收集食物资源,带回营地并储藏,以度过食物匮乏季节。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居住营地,从居住地以外地区以储备为目的获取食物,更复杂和专业化的获取技术,以及食物储藏设施的出现。
4.采食来源多样性使得早期人类移动性减弱,逐渐向定居生活过渡。
5.碾磨石器并非是农业生产所用,从其提取样品的淀粉粒和植硅石分值表明更多是加工橡子或其它野生淀粉类植物。
6.陶器制作是中国更新世-全新世过渡期标志性的经济技术发明(距今18300-14000年cal.BP)
《第四章 动植物的驯化》
1.植物驯化漫长而艰苦。在华南地区,以水稻为基础的确立是一个持续好几千年的渐进过程。驯化的动因可能是为了解决食物短缺和人口压力的问题,但目前证据不足。布莱恩·海登(Brain Hayden)认为水稻最早是作为奢侈食物被驯化的,正如同早期社会中酒在巩固社会等级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样。
2.驯化动机既是生态学的(食物稳定来源)又是社会学的(夸富性消费)
3·驯化的动植物不仅在生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仪式中被用作祭品,促进了权力的谋取,推动了复杂社会的形成。引进的驯化物种(小麦 大麦 山羊 绵羊 马)在青铜时代早期加快了政治社会的变革,导致中国北方早期国家或文明的形成。
《第五章 迈入新石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定居和食物生产 7000BC-5000BC》
1.陶器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比例增加,碾磨石盘成套共存遍布各个典型考古遗址中。
2.定居考古证据:a.建筑方面人力物力的高投入 b.重型物质文化 c.储存窖穴d.墓地e.频繁出现人类伴生动物,如家鼠和家雀f.全年进行狩猎证据g.考古堆积层深厚h.频繁出现驯化动植物i.具有特殊功能的器物日益增多,不太考虑便携性j.频繁出现次生废弃物堆积。
3.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并非我们认为得高度发展那样,考古记录表明,他们施行的是广谱生业策略,食物生产在经济体系中只占一小部分(如裴李岗文化)。早期新石器文化典型特征是低水平食物生产的广谱生业策略,包括采集野生植物和驯化动物(猪 狗)、植物(粟 黍 稻)。定居的出现源于资源管理和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
《第六章 社会不平等的出现:新石器时代中期 5000BC-3000BC》
1.此时重大社会变革:a.气候适宜农业提供主要食物来源;b.农业社群向周边扩散;c.公元前四千纪,社会等级化迹象显著。开始出现带围墙的聚落,宏伟的大型礼仪建筑出现;d.贵族出现,其地位与掌握的神权有关;e.早期复杂社会兴起;f.该时期末,由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之气候波动,导致生态系统恶化,迫使人们调整社会生产策略,有的地方出现了更为等级化的社会组织,而有的地方社会体系走向崩溃(红山文化)。
2.仰韶文化晚期出现了带城墙的聚落,被考古学家看作是文化演变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说明群体间的冲突对聚落形态发挥了作用。它意味着技术、社会组织和领导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不过城墙广泛流行出现在龙山文化晚期。
3.礼仪行为和信仰系统的重建主要依靠丧葬形态和艺术符号。
4.多数学者赞同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人群是南岛语族的祖先。他们首先迁移到台湾,最终成为太平洋地区的殖民者。
5.张光直先生将新石器时代区域文化称作“中国相互作用圈”或“龙山形成期”。(与苏秉琦先生“满天星斗说”遥相呼应)
6.这一时期,有三个问题最为重要:a.掌控礼仪的贵族权威出现;b.跨区域的意识形态系统形成;c.定居农业长期发展导致的人口扩散。
《第七章 早期复杂社会的兴起和衰落:新石器时代晚期 3000BC-2000BC》
1.公元前三千纪,集约农业开始广泛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人口高度集中复杂社会出现。政治控制、礼仪权力和物质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贵族精英之手。某些人口稠密中心可能已经具备早期城市的政治、宗教、经济功能。黄河下游地区已出现手工业专业化生产。
2.祖先崇拜仪式是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在依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也起到了强化社会分层的作用。
3.黄河中游陶寺遗址出现了天文观测(观星台)。季节变化对农业社会至为关键,陶寺权贵可能通过掌握天文知识和制定历法而拥有礼仪权力。
4.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2900BC-2700BC),可能验证了青铜冶炼技术从西亚由中亚传入中国。
5.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出现了大量礼仪用品(特别是玉器)、贵族墓葬和大型土墩。部分考古学家认为良渚文化是处于国家水平的社会。
6.农业剩余是形成复杂社会的经济基础。由于贵族精英通过控制礼仪权力创造和保持政治权威,因此威望礼仪用品的生产和交换对于社会地位和贵族精英网络的形成至关重要。
7.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能有杜撰的成分,但新石器时代众多河谷地区频繁的灾难性洪水可能摧毁了很多史前遗址,这些事件因而成为古人的集体记忆,通过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