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之善的种类

1, 以今天的时代来说有哪些方面的兴建大利?

兴建大利,指的是在一乡之内,一县之中,凡是有益于大众的事,都应当兴建。

1)现在还有很多孩子没有条件接受初等教育,身边有朋友出资修建希望图书馆,可以让很多幼小的心灵受到滋养。

2)还可以从身边的人入手,比如工作里遇到的很多同事,由于工作内容的压力大,每个人其实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焦虑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我们曾经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可以分享一下解决方案。从仅仅关注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到关注更多的人的目标。

3)参与佛学知识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可以从中受益,比如去做发心工作。

2, 怎样做到舍财作福?

割舍,失去,对于我们来讲都是很痛的。如果要从心上真正发起一颗布施心,就需要对于布施的功德有真正的信心。古话也讲,有舍才有得,但其实我们不是真正相信这一点的,因为失去就在眼前,而得到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见。我们需要用智慧去观察生活,看到布施的好处。

1)把东西给到有需要的人,会给对方送去帮助,这里会升起一颗感恩心,也许某一天就会以某种形式偿还

2)把东西给出去,以后再买的时候,自己也会更容易抉择,而对东西的质量升起要求,也能提高自己的品味

3)给这个动作,会串习破除执着的心,会让我们减少遇到某些对境时走进死胡同,钻牛角尖的概率。

3, 为什么说“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

万世,指的世世代代。生灵,指的是具有心识的众生。法,是帮助我们去除烦恼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看见一切对境的缘起、发展、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看见这个世界的真相。而法本身又是真理,是亘古不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世世代代都有用的。因此说,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

4, 有人说“今天人类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古代的正法不必要护持,应当有新的创造”,对此您的看法如何?

正法是照见万事的缘起,是符合真相的客观规律,是不以时间而转移的。因此,在今天,我们依旧要护持古代的正法。并且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愈发剧烈,人们将原则都彻底的抛到脑后了,我们应该于修持正法上更加精进,不然心被妄念纠缠,将烦恼丛生。

5, 怎样做到护持正法?

遇到圣贤寺庙和经书典籍,都应该恭敬尊重。如果有破损、都应该修补整理。如果能做到传扬正法,上报佛恩,更应该努力实践。我们从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的益处,我们是可以时时刻刻记住把它分享给周围的人的,家人,朋友,爱人,同事。让他们也感受到同样的好处。

6, 为什么要爱惜物命?请说出您的理由。

所有有情都可能是自己过去世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所以对其应该升起一颗报恩之心。同时,爱惜物命,可以保全自己的一颗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仁慈的开端。

7, 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惜物命?

1)不吃肉。除了四不食之戒之外,其余的肉也不吃了。不以众生的生命供养自己。

2)不用丝织品,不用皮具。不用以有情的生命为材料制作的东西。

3)善待身边的人。用调柔的心去和身边的人交流。包括家人爱人还有同事。断嗔。不用刻薄的言语去和他们沟通。将他们的需要真正放在心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12,519评论 1 35
  • 了 凡 四 训 目录 第一篇、立命之学​4 第二篇、改过之法​15 第三篇、积善之方​21 第四篇、谦德之效​40...
    安然Bella阅读 6,421评论 0 9
  • 第三篇 积善之方 上一篇所讲,改过的种种方法,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是还不能把坏命变成...
    大圣书斋阅读 4,647评论 0 2
  • 诚实面对自己,改正自己的过失,积德行善,学会自省,做自谦的人。 第一部分是参照《了凡四训》白话文提炼出的几个要点。...
    小兮淼淼阅读 7,224评论 0 49
  • 第三篇 积善之方 上一篇所讲,改过的种种方法,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是还不能把坏命变成...
    彩墨_007阅读 3,8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