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北京,你怎能固守酸葡萄心理?

最近,一篇名为《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自媒体文章刷屏,阅读量、转发量惊人。抛开不乏推手助力、人为热炒的因素不论,能引发如此普遍的关注,甚或成为一个“事件”,文章本身确有特点——文中预设的多个“触点”,触到了不少在北京工作、生活,尤其是漂在北京的外地人的痛处,故引发强烈共鸣。

这篇文章写到了北京没有人情味儿,几十年的交情,竟不能令一方把另一方送到机场;写到了北京的“摊大饼”,北京相当于2.5个上海、8.4个深圳、15个香港的大小;写到了在北京,无论你如何拼命努力、顽强奋斗,均不敌北京土著已然在握的“五套房”……由于北京的“拥堵、雾霾、高房价”,“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从表面上看,这篇文章列举的问题、现象以及对世相人心的探究、总结,似都有些道理。仔细想想,却多语焉不详、似是而非。

文中提到的高房价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就很值得讨论一番。

近年来,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各大中城市房价几番快速上涨,的确成为不少城市原住民及外来者的梦魇。有数据显示,我国过三成的购房者,月供占到了收入的一半以上。想想看吧,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面对沉重的月供,这样的日子,如何能过得舒爽?这样的生活,哪里还有质量可言?

鉴于此,“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成为近期各地调控房价的主基调,新建住房“只租不售”“租购同权”也令不少人充满期待。但也应看到,由于贫富差距较大、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大城市具有的强大吸引力,要想让更多人在大城市买得起房,仍显得颇不现实。

从另一个角度看,进入大城市工作、生活及选择贷款购买住房并由此而成为贷款一族,实乃一种自主自愿行为——从一定程度上说,这即便沉重,也意味着当事人已一只脚迈入了成功的门槛。不是吗?在大城市拥有了房子这个可以世代传承的大宗产业,难道还不是一种成功?只是,渴望成功,又不想付出太多、承担太多,顾影自怜,自怨自艾……这恐怕就是一部分漂在大城市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需要指出的是,当今,由于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快速扩张,拆迁补偿等的存在使得一些人一夜暴富,转眼间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亦不在少数,这加剧了一些人的浮躁、攀比心理。加之由于观念因素作祟,人们往往把在大城市站住脚与拥有房产划等号,这使得有关购房的焦虑更甚。

不可否认,大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众多人想涌入其中,而其承载量又有限,这就存在一个适者生存的自然淘汰过程。这个过程当然会很残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其实,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年轻人奋斗都不容易,都要承受高房价以及沉重的生活压力。对于在纽约打拼的美国青年而言,在纽约租房容易不容易?当然不容易!日本东京亦如此,年轻人买套房难不难?当然会很难!不易、很难,由此更需奋斗,这样的生活难道就是“假装”?这个逻辑是讲不通的。

大城市的人情寡淡问题同样如是。大城市的人们,一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这使得人与人之间自然充满了距离感,人情往来、人际关系也非传统社会那般热络、无间。但这些并不能说明,这样的生活就是没意义的、“假装”的。相反,其或更能昭示某种生活与内心的本质真实。

从总体上说,在乡村生活、农业文明基础上延展而来的城市生活、城市文明,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进步。人们在城市中,享受的是高效、便捷以及舒适的生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让城市容纳更多的人,推进非城市地区的文明、进步,缩小城市、非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让城市充满田园牧歌情调。

作为个体,无论是生活在乡村,还是奋斗在城市,保持一颗淡定的心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认清生活的本质,不跟风、不浮躁、不迷惘。既然选择了奋斗、选择了在大城市打拼,就不能总是以一颗“玻璃心”为人处世,不能总是沉湎于矫情的“吐槽”中不能自拔。

近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湘西青年来到北京打拼。他一无例外地遭遇了种种不如意,人情冷漠、昂贵的房租、捉襟见肘的生活……寒冷的冬天,他甚至买不起棉衣、火炉,只好用棉被裹着身子御寒。他不停地用一支笔“吐槽”北京以及大城市的生活,并构筑起了幻想中的美丽的“湘西世界”。最终,他并没有离开“糟糕”的北京而回到“理想”的湘西,恰恰是城市及城市生活,给他提供了构筑“湘西世界”的依托。这个成功的“凤凰男”,名叫沈从文。

沈从文的过往,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有情怀、有梦想以及有血有肉的生活,既存在于幻想中,也存在于现实中。直面眼前的一切,不舍梦想,不弃现实,方能拥有如意的生活,成就真实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本一位著名的妖怪专家水木茂,据说他用了半生的时间对超过一千多个传统妖怪做了详细的记录并汇聚成册,创作了收录764...
    知微素问阅读 4,640评论 0 1
  • 前几日,偶然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由明星读信,只单单从声音感受情感。这,让我得到了震撼。也有一些...
    沉醉晚风阅读 3,060评论 0 1
  • 我是一条鱼 一条只有七秒记忆的鱼 人们说七秒很短 第八秒便是忘记 但我的记忆里 除了水便是浓浓的爱意 人们总说我不...
    贩梦少女的情话阅读 3,226评论 0 0
  • 春天是花开的声音, 你听不见, 却能感受到。 春天是微风掠过柳枝的样子, 你触不到风的踪影, 却能看到柳枝的欢喜。...
    葶小惜阅读 838评论 0 1
  • 说到信任,刚好今天看的书里有讲到,父母对小孩子出尔反尔会对小孩子有怎样的影响。 父母总觉得孩子不记事,发生什么事过...
    冰棍儿嗝阅读 994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