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

读书摘抄文言文的风格

风格是很难捉摸的东西,然而向来所谓揣摩古文,却多半是希望得到他的风格,古人所谓气韵在我们看来,也就是风格的一种,气韵虽难捉摸,而多数谈古文的人都觉得实在有这样的东西,例如说韩愈的文章是钢的美,柳宗元的文章是柔的美,多读韩柳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自然和修辞学有关,然而修辞学也不能和时代完全没有关系。

古人所谓谋篇布局之类,大致也是属于风格方面的事,不过咱们现在研究古文,不应该在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古人的谋篇布局,应该拿历史的眼光去观察他们。

我们说风格是不容易捉摸的,然而也不能不举出若干实例来使读者得出一些具体的观念,在句子的形式上,咱们也大概看得出古今风格中的异同。例如,关于假设的问题,上古的人喜欢用所处的观念来表示,如《论语》中:“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孟子梁惠王》中“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可见,于斯,于此是一种表示假设的,现在的文章在这种地方应该是假使子有一块美玉,假使王有一璞玉 意思是一样的,但风格完全不同了。

文章的繁简也和文章的风格有关,今人以为应该简的地方,古人不一定以为应该简,反过来说,现在的人认为应该繁的地方,古人也不一定以为应该繁。韩愈《原道》里说,“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无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若依现代的风格,可省为,其所谓道德,非吾所谓道德也。古代文章里的主语尽量省略 现在的文章,几乎没有一句缺少主语的话,这又是语法和风格两方面不同。

风格和思想也有关系,现在的人经过了逻辑的训练,说话总希望有分寸,没有漏洞,比如要提防人家找出少数的例外来批驳我的理论,我就先加上一句,就一般情形而论,但中国古代的人未必有这样的思想,自然说话也用不着这样的方式,但是这也并不足以证明古人比今人糊涂,古文里有许多话在明眼人看来自暗藏着就一般情形而论的意思,所以古人教咱们“不以辞害意”。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知道了,把文言文翻译过来,其实除了词汇和语法之外,风格也应该翻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写作的本质是用文字简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传播自己的思想,建立信任,放大影响力。 2写作的背后是对人心的...
    Antonio李星辰阅读 1,384评论 0 0
  • 大胆️风格融合想法(七) 重点: 目前在写作乐章上难点: 如何既能保持基本律动(横向)及(纵向和声声部排列的丰富性...
    music四四阅读 3,783评论 0 0
  • 《观复嘟嘟十》✨ 重点: 目前在写作乐章上难点: 如何既能保持基本律动(横向)及(纵向和声声部排列的丰富性)的情况...
    music四四阅读 5,013评论 0 0
  • 新罗山人 山水册,清新俊秀、灵润多滋! 此册山水十二开,笔调轻松,笔墨灵动,设色浅绛洁净,青绿淡雅,整个画面给人清...
    丹青墨匠阅读 1,566评论 0 1
  • 今天上午,看见一篇文章,还是扒谷爱凌母亲的文章。确实,以我现在的经历,我深深地知道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身后,更值得探究...
    思维碎片C阅读 1,63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