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之道,在于精进;工作之道,同样在于精进。”
对于修行人来说,坚持修善法,断恶法,毫不懈怠地一心进取,这是“精进”
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精进,就是拼命努力,心无旁骛,埋头眼前的工作。
要想保持“精进”状态工作,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即: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它还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很多人认为:劳动的目的是获取报酬,劳动不过是谋生的手段,甚至有的人会认为劳动是不得不干的苦差事。比方说,同在一个公司
,那些高管和老板才是最为尊贵的,他们根本不需要像普通员工那样必须埋头苦干,只有他们才有条件有机会有能力过上富足而幸福的生活。所以,人人渴望成为那样的人,以为那样就可以脱胎换骨。认定自己永远没有机会升职或者成为老板的人们,就只好认命,所以工作起来蔫头搭脑,唯一的追求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薪酬就可以了。抱有这等思想工作的人,既轻视了自己的工作,也轻视了自己的价值。工作中他们要么被利益驱动,要么互相比较、计较,因而产生矛盾、不开心。这类员工,如同一个机器人,麻木、毫无开心而言,哪里谈得上精进。好的员工,工作就是他的信仰。他们懂得专注、用心、全力以赴地去工作,用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追求磨练自己的精神,这才是精进。谁都不是天生的老板和高管。很多成功人士在创业之前,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只因他们工作踏实懂得钻研,日日精进,逐渐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才有了后来创业的成功。
当然,即使再努力,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成功人士。因此,更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哲学:即劳动是最尊贵的。它是你走向幸福人生的基础。即使你只是一名清洁工,你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你的工作的尊贵之处。这样,你会开心,也会觉得幸福,所以,工作起来会开心,活得会有更有价值感。
当今社会,人们太过看重地位和身份,似乎金钱与地位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和价值。因此,你是最尊贵的。其实不然。生命没有贵贱之分,是平等的。
因此,必须要树立的人生观,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精进状态,你会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开心的人。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