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
易怒
沉闷
活泼
开心
严肃
……
哪一种是你修行时呈现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否已经成为你的常态?它带给了身边人怎样的感受?
法身大士,无一不证得了空性。
他们随众生业力化身种种形象,方便度化我们。
弥勒菩萨给人的形象是个‘大肚汉’,笑呵呵,很多人喜欢摆放弥勒佛的饰件恐怕也是有此缘由吧!
济公和尚呢,大家似乎觉得疯疯癫癫,痴痴傻傻。不用说也是一副自在逍遥的模样。
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因为修持的是律宗,所以就连侍者也难得有机会说上几句话,给人的形象一直是严肃异常。
对于这些圣人来说,所谓情绪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即是表法,显现给我们看而已。
但对于我们凡夫修行人来讲,这个情绪就真实存在了。
这个情绪就是我们内心修持的显现。
是我们不能控制自己,不能做主的证明。
有的人,表现出特别严肃,抛弃一切世俗,即使面对父母、妻子……也是不苟言笑。
家里气氛搞得很紧张,在家不像在家,出家不像出家。
也有的人,以出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家庭一切不管不问,导致父母有责备,夫妻有怨言、子女有怨恨……最后搞得家庭不和睦,甚至更严重的结果。
学佛,原本是大好事。
但作为在家居士,如果不注意或者过了分,可能会成为违缘,既阻碍自己的修行,也影响家人的安乐。
梦老曾说过,不要把你的烦恼痛苦写在脸上,不要把烦恼布施给别人。相反,应该把快乐布施给别人,自己有的烦恼痛苦,靠自力、佛力消化。
如此,你的修行才会更顺利。
我非常赞同梦老的观点,学佛原本是你一个人的事。
不要因为你而让周边人感到压抑痛苦,这违背我们学佛的目的。
如果你是出家人,就请具备四大威仪,给他人对正法的信心以及正知正见。
如果你是在家人,有父母妻子……,请记得你学佛的目的——利益众生。
不要把情绪挂在脸上,应当满面春风的迎接你的家庭成员。
他们与你的缘分最深,最应该被你先行度化。
而你既然选择了以在家身份修行这条路,就应该明悟,做好选择艰难甚至有所牺牲的准备。
时刻谨记:修行不是为自己安乐,而是为了给别人安乐。
所以,收起你的负面情绪,不要愧对你心中的信仰。
把伤痛用你所学去化解,不要让他们伤到家人。
给家人笑容、爱心、耐心、美好的种种……
这是你作为子女、伴侣、父母等角色的责任。
也是一个好修行人的标志。
赞叹且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