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米泉(米全):西域水稻生产的缩影(下)

味甘而糯,精凿出东南杭米上。

关里关外,人们或许不知道米东,但提起新疆的米泉大米(米全大米),许多人会赞口不绝。米全大米香飘万里,自古有瀚海白珍珠的赞誉。和南方两季稻区不同的是,米东区无霜期年平均165天,水稻生长期长(属中晚熟粳米),各种营养成分积累多,所以大米质地优良。米粒洁如珠玑,质细而圆润。焖制出的大米饭油亮生辉,饭粒颗颗似珍珠般晶莹,口感软糯甘甜,香气四溢,深受各方人士的欢迎。《新疆图志》也说迪化县这个地方所产的大米“粒圆、色白,味甘而糯,精凿出东南杭米上”。就是说比江南浙江杭州产的大米还好。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今,米泉大米曾多次参加全国各类交易会展,备受好评,屡创新疆水稻丰产纪录,被评为西北地区农业战线的“红旗”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菲利普斯先生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农学院院长威斯曼教授来米泉观看水稻种植示范田后都感慨地说:“我们推荐世界水稻会议来这里召开!”此后,米泉成了新疆水稻的代名词,前来取经者络绎不绝。198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中国优质稻米分级暂行规定》标准,把米泉(米全)大米认定为优质稻米。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米全大米和米东新区一样,将继续接受历史对它的审视和检阅,创造更多的辉煌和荣光。

一部米东的大米种植史,就是新疆水稻栽培历史的一个缩影,可以折射出古代西域地区历朝历代的政府、军队、居民及商人在这里行政、驻防、屯垦、贸易等生产生活场景,也可以反映自古以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掠夺与反掠夺等冲突。清末以来,天山南北等地陆续开始种植水稻,良好的水土光热资源,勤劳的各族人民,精耕细作出来的优质大米基本满足了新疆各族居民的食用,有的还远销其他地方,如米全大米还远销日本、哈萨克斯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