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一切都很顺利:上课,放学,辅导班,进货,算账。
但是晓月却看到了小摊位平静背后的浪潮:很火的东西,往往会有人盯上。
在放国庆节假期的头两天,晓月找了一个很厚的本子,上面标注上页数,交给刘凯的妈妈。同时拿过来的还有一张用毛笔写的红纸,上面写着本摊位开始实行积分制,满五十积分可以兑一元的物品,积分不可兑换成现金,只可兑换相应物品,还可以长期积攒,一元钱为一积分。
刘凯的妈妈有些疑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晓月解释说:“我们的小摊位很红火,附近的村民过了国庆节难免有想分羹的,所以我们要提前将客源握在手里。”
刘凯的妈妈还有些似懂非懂,刘凯在一边却是听懂了。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考虑过,是啊,挣钱的东西往往会让人眼红的。出现一个,就相当于分走一半的利润,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晓月又耐心的给刘凯的妈妈解释了一遍,然后教给她如何使用积分制。让登记的同学记住自己的页数,到时候很轻松的就找到了,就是过程有些麻烦了,需要卖一个登记一个,这个得在后续进行改革。
第二天,同学们对小摊位的积分制特别感兴趣,主动排队进行购买登记。刘凯的妈妈不停地提醒同学们要牢记自己的页数,下次登记的时候方便。晓月看着同学们,忽然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还可以拼单”,看着同学们不解的目光,晓月继续解释说:“就是将你们的积分几个人合起来,这样可以提前兑换积分。”同学们议论纷纷,不一会儿真的出现了几个好朋友一起拼单的事情。
一天下来,上面的积分人员有了187人,还有一些同学用的是合作积分的形式,大概是想早日兑换积分吧。幸好晓月找的本子很厚,不然真的不够写。晓月灵机一动,这个本子挺大的,不如一页上面记录两个会员名好了,到时候只登记积分不再记录日期,兑换了就划掉,应该可以撑两个月的。到时候记录为“1+1+1+1+1+2”这样的形式,看着差不多的,可以加一下,既省本子又省时间,一个月总结一次就行,因为同学们的零花钱基本就是一天一到两块的样子,也有多的,但是毕竟是少数。
很快,学校放假了,小摊位也该歇歇了。晓月和刘凯的妈妈算了一下账,平均每个星期就是450元,短短一个月挣了大约1800元。其中,晓月挣了大约1000元,刘凯的妈妈挣了大约700元。这个结果让两个人都欣喜若狂,干劲十足了。刘凯的妈妈最为高兴,没想到从来没有收入的她,如今的收入也不少了,还不耽误干农活。
果然如晓月预料的那样,开了学就有附近的一个妇女也来摆摊了。见到晓月和刘凯的妈妈,起初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一想,凭什么光他们挣钱,就又昂着头过来了,在学校门口的另一边摆摊。
晓月看了看,有本子和笔,还有一些零食,看着也很全,但是本子和笔没有晓月他们的精致。不过,就算是一样的,晓月也不怕,因为她的进价比别人都低,这都要感谢杨阿姨的支持,晓月想着以后要给杨阿姨带点土特产过去。另外,积分制也早早的拉拢了孩子们的心,所以,对此晓月完全不担心。
刘凯的妈妈一阵后怕,庆幸的说:“幸好你提前预料到了,不然我们损失就大了。”晓月笑笑,说:“这是人的本性,人都是贪婪的,都看不得别人好。”
果然,同学们对新来的摊位没有多大兴趣,毕竟一样的东西就不如在晓月这里买,还可以积分,去了别处就没有了。同样是花钱,为什么不去可以捞回来一点的地方呢?
对面的妇女有些生气,时不时对着这边怒目而视,没办法,两个摊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围得水泄不通,一边只有寥寥几人。
几天后,对面的妇女知道了积分制的存在,也开始效仿,无奈,客源早已被提前抢走,前来登记的人,还不足十个。过了没有两个星期,那个妇女选择了放弃,恨恨的走了。
辅导班这边,开学后又来了四个学生,三个是小学的,一个是初中的。至此,晓月和徐老师一致同意不再招生,要好好的经营辅导班,争取将来可以做大。而晓月,已经开始考虑针对那些没有上辅导班的,开设周末班了。
刘凯和王娜每天也是战斗似的,信心满满。尤其是王娜,每天就像一个小大人一般,将自己想象成是一个老师。每当有同学们窃窃私语的时候,她就走过去敲桌子。时间长了,低年级的学生竟然对她有了敬畏,看到王娜过来,往往就会老实起来。而刘凯的作用则是不声不响的,因为男生天生的气势加上个子比较高,初一的学生想捣乱的时候,只要刘凯在那里一站,一句话都不用说,往往就会立刻安静下去。
晓月看着辅导班,一天一天的平稳起来,心里也满是骄傲,毕竟这是她主动创立的第一个辅导班呀。虽然是和徐老师一起联手的,但是对于12岁的她来说,只有借助一些大人的优势才能够发展自己的事业,不是吗?
四个人每天就如同上班一样,放了学就过来,徐老师每次都提前过来辅导小学的孩子。这让晓月有时候觉得很对不起徐老师,两个人钱是平分的,徐老师却要更多付出半小时的时间。然而徐老师却很坦然,她宽慰晓月说:“如果没有你,这个辅导班我是弄不起来的。所以这些辛苦也是我应该的,你负责出点子,我负责出劳力,大家都很公平。”小月看着徐老师坦然的样子也就释怀了。
到了月底的时候,徐老师和晓月一起把王娜和刘凯留了下来。递给他们每个人300元钱,作为这一个月的辛苦费。王娜坚决不收,刘凯也不肯接。王娜说:“我在这里平白的上辅导班,有时候还需要你们两个的辅导,我怎么能够收钱呢?”
晓月伸手制止了两个人的说话,告诉他们说:“我们四个要想将辅导班慢慢的发扬壮大,就必须要分工合作,按劳分配。你们两个每天帮我们看着学生也是很辛苦的,这些钱是你们应得的。”好说歹说,王娜和刘凯才接下了钱。王娜高兴的简直就要蹦起来了,她不停的说:“我竟然也可以挣钱了,我竟然也可以挣钱了!”看着王娜的样子,晓月很是怀疑,如果王娜有尾巴的话,肯定早就摇到天上去了。
晓月又问了问徐老师关于报考教师的事情,徐老师告诉晓月说,今年的报考时间已经过了,只能等明年了。晓月安慰她说:“其实这样也挺好,你每天在这里上课给自己多一些练习,然后抽空多看一看书,到时候一定可以一次性就考上的。”徐老师听了晓月的话,不由得笑容满面,给自己打气说:“我一定可以的!”
四个人相视一笑,将手放在一起,异口同声的喊:“加油,我们一定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