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读周国平作品的时候曾经产生过一个困惑:为什么会对他的文章如此喜爱,甚至达到了喜爱每一个词,乃至每个字的程度。这对于我来说的确非常意外,因为对其作品的喜爱,准确的说是对这个作家的喜爱程度超过其他任何作品及作家。后来的几天我都在思索这个问题,究竟是因为文章思想内容深刻?层次清晰?语言优美?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还是哲学家所具有的深刻迷人的气质?这些原因似乎都有,却并不足以使人达到如此强烈的喜爱程度。直到看过他的多次讲座及视频采访,我才猛然醒悟:这种文字背后渗透着真善美的深入人心的力量恰恰是平和而高贵的人格魅力。他娓娓道来,没有丝毫表现的欲望及野心,却恰恰更好地俘获了一颗颗追求丰富与善良的心灵,极其朴素,却极其闪亮。
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整体精神性、综合素质的统一,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形式等包含在内的单方面的素质足以引起读者的欣赏和赞同,但其平和、高贵的人性魅力才是让人由衷产生敬佩之感和心灵舒适的最高级的素质,它是恒久而卓远的。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便更加肯定了自己在人格、内在方面的持之以恒的追求与完善是何等地重要,严格要求自己、丰富内在也更加明确地成了我的一个永久性的探索课题,进而因为自己对于高尚人格的不断追求而去影响身边的人。
在婚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类似的话:“男人婚前都是装的,婚后便原形毕露”;“婚姻中,不要试图去改造男人”等等。当然,说这些话的人大部分是婚姻中对于改造男人表示无奈的妻子、某些不想成长的丈夫以及一些情感类专家。我们经常听到妻子抱怨丈夫不做家务、生活习惯不好、不和妻子沟通、不求上进等一系列的问题。每次听到这些话时,我能想到女人脸上的不甘与无奈,改不了,只有降低要求去接受。这样,心里就平衡了吗?其实没有,只是愈加麻木了而已。其实婚姻中的男人是可以有条件地被改造的,这些条件表现在:我们的改造是尊重个人独立性的改造,是尊重个人特质的改造,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的改造,是为了使得生活更加和谐、人生更有意义的改造;不是只满足个人喜好的改造,不是霸道强制的改造,不是蛮不讲理的改造,不是无理取闹的改造。这个改造的过程便是高尚人格的塑造过程,是秉承活到老而学到老的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毫无疑问,也包括婚姻中的历程。
很多人会说: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婚姻,我们要学着去适应。诚然,“没有完美的婚姻、没有完美的人”这是一句再正确不过的话了,但是“完美”二字在许多时候只是作为一种人们对于达不到目标的无奈的安慰,甚至只是对于没有勇气、没有魄力做事的一个有力的遮掩和推脱,是对自己宽容、放松乃至放纵的一个最平常的措辞。学着去适应,也还有另外的含义,那便是学着去妥协。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妥协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勤劳对懒惰的妥协、文明对粗俗的妥协,自由对束缚的妥协,追求进步对停滞不前的妥协,并没有实际意义的提高与改善。那么,这些不被改造会使婚姻的质量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便会对妻子产成严重的影响。生活中,我们见到许多被日常琐事消磨的光华渐失的、焦虑的、刻薄的妻子,他们的丈夫大概是不好被她们改造的。除去学识、环境、价值观念等的差距,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不够爱她。
是的,他不够爱她,因此,他不愿意被她“改造”。真正的爱一个人,是想把最好的自己送给对方的,怎么可以忍受自己粗俗、懒惰、肤浅、“不完美”。正是因为有爱,所以在婚姻生活中,他了解妻子的困惑、明白妻子的期待、心疼妻子怒火下的痛苦。因此,他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愿意走出习惯了多年的舒适区,去成长,去改变。这个改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的提升,生活习惯的改变、价值观念的成熟、待人接物的稳重、换位思考的养成等等,这些因爱而接受的改造,甚至是因爱而做出的牺牲不正是在一步步的完善自己的人格,一步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吗?
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不断反省与修正的人。因此被改造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男人本身是懂得反省的,是听得进劝告的,不是自以为是和顽固不化的人。
当然,妻子改造的方式也尤其重要,改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改造也需要一定的限度,保留独特的个性,需要给予对方充分的肯定。所有形式的改造都需要在要求他人之前首先要做好自己,对于自己的观点也要有足够的论据支撑,不能仅仅建立在自己的喜好之上。要让对方充分意识到做好某件事情的意义以及所期许的美好生活。
我们所做的改造是为了让自己及对方有所成长,让人格更有魅力,让人生更有意义,也是为了在婚姻中更多地体味幸福。为了达到这样的意义,受一点累、吃一点苦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