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多的太阳正恣意地炙烤着大地,空调开到最大,才有凉爽的感觉。还有十几分钟就可以到家了,刚拐到大桥上,就看到前方有个戴着草帽的爷爷,走在一丝阴凉都没有的桥面上。
慢慢降下车速,顺手拿起口罩戴上,越近也越清晰:爷爷看起来80多岁,左手拎着个小小西瓜,用编织袋子装着,右手提着一个蓝色布袋子,走得有些吃力。我把车停在他旁边,降下车窗告诉他,我要过这个桥,可以顺便带他一程。
显然,爷爷也猜到了我的心思,上车之后知道爷爷家过了这座800的多米的大桥后,还有一个路口才到。蓝色布袋子里是爷爷摘的绿色小桃子,他非要让我找个袋子,给我装几个。当得知,我刚从超市买了水果后,一直不停地说:“这孩子,心眼好。”
为了不让爷爷觉得难为情,我只把他送到路口。以表明确实是顺路载他一下。不善言辞的爷爷下车后,回想起那些坐车去上学的日子。
由于村子不靠马路,从高中开始,就要去离家五里之外的地方等车。每当爸妈忙于农活,没时间送我去坐车的时候,抑或我坐车回来,没有告诉爸妈的时候,就要背着书包,开始一个人的“五里路长征”。由于性格内向,从来都是低着头默默前行,这时,总有骑着电动车、摩托车的邻居或者是周围村庄的叔叔阿姨,把车子停在你身边,询问你是否是去坐车,然后捎带着你。
不知有过多少次这样的经历,这种淳朴的民风,曾一度温暖着交通不太便利的我们。爸妈也告诉我,每当他们回家的时候,遇到在路上走的学生,也会捎带一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马路越来越宽,车子也越来越多。再也不需要被陌生或熟悉的叔叔阿姨们捎带一程了,然而每当走在回家的路上,总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感慨。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信任是多么的让人怀念啊。再看现在我们要这样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不认识的人走。难道是淳朴和善良不再吗?不,仅仅是因为一些极少数人,破坏了我们对陌生人的安全感。
但人与人之间的这份信任依旧在传承,河南暴雨,陌生的面孔从四面八方赶来救援;抗疫面前,全副武装的医护工作者以及志愿者,变身为我们的超级英雄。是的,我们正在找寻并重新建立这种信任与被信任的满满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