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或不忍

当我辞职回家带孩子的时候,心里是十分理直气壮的,工作不顺心不喜欢,就不做了。我有一个爱我的老公,有一个可爱的需要我陪伴的孩子,经济上虽不算宽裕也谈不上拮据,所以我心安理得。

如今,这样的状态已持续了七年,我从未后悔过,也从未因婆婆妈妈的闲言碎语而动摇过。

我想,当一个人坚决的不喜欢某种生活方式,坚决的拒绝一样东西的时候,她是在做潜意识里的理性判断。她明确知道那不适合她,她不要那样的生活。

但当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过着“不情不愿”的生活的时候,这样的拒绝就显得十分“孩子气”和“过分自我”了。他们仿佛在无声的抗议:嘿!你这家伙。我们都能忍,你就别不知天高地厚了!

我不属于能忍的人,如果一定要我忍,必定要有相对充分的理由。为了我爱的我可以忍,为了必要的事情我能忍。可是,当我有条件不忍,或者要忍的事情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情况,我为何还要忍?

我怕,我怕忍着忍着,人就“变形”了。因为不必要的妥协而“变态”,得不偿失而且大可不必。

我曾经逼自己去忍,这是当妈妈的必修课。那时的我是个不知所措的新手妈妈,时常会被内心的怒火冲昏头脑。因为孩子不听话,我没少做过傻事。比如有一次,为了给孩子一个“吓马威”,我狠狠的摔碎了孩子刷牙的水杯,孩子带着惊恐的眼神看着我哇哇大哭,那眼神我至今难忘,仿佛在说:妈妈你别吃我,我害怕!----哎,妈妈变成了大怪兽!

所以现在,当我感觉自己要“兽性大发”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关“冰箱”里冷静一下。我必须学会控制,而不是让内心的野兽吞噬了心智,这是一种良性的忍耐,为了保护我爱的人。如果真的已经累坏了就喘口气换人上场,顺手给耐心插上电源“充电”,我慢慢的学会了“团队合作”。

我也重新拾起书本和纸笔,开始学习和记录、整理每一天的心情。我必须和自己对话,在亲子教育的迷雾中找到方向,这是我该用一生去努力的事业。

忍或不忍,是个选择。忍的开心,更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