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婆媳如“仇人”,修心后我们彻底修复了

文    //    火凤凰

(这是学员写的第141篇文章)

说起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我也曾被困近30年,从没想过,此生能彻底破解。

说到婆媳关系,还得从我奶奶说起。

我奶奶是个讲规矩的封建家长,尤其对母亲苛责颇多,父亲会忍,我们小孩子也会小心避让,最难受的是母亲。

我小时候生怕急性暴躁的她会忍不住回怼一句,引得奶奶闹大升级,全家遭殃。

我至今记得奶奶那件春秋靛青色,夏天灰白色盘扣褂子,洗得发白的衣襟永远板正挺括。

每当全家围坐说笑,奶奶微弯却自带威压的身体靠近的瞬间,欢声笑语戛然而止,每个人顿时会检讨自己的不合适之处。

因为她总能拉长脸用一句"没规没矩"让所有人的笑容僵在脸上,如同在火中浇上一盆冷水。

母亲时常背着奶奶告诫我:

淘米水里一粒米都不能出现,奶奶说会遭雷劈的。

每逢客至,我们要像请祖宗牌位似的把奶奶搀到上座。

八仙桌上的欢声笑语永远卡在喉咙里——筷子不能碰出声响,夹菜只能掠边角,连碗底最后一口饭都要轻轻扒干净,嘴里不能发出"没教养"的咀嚼声。

听着母亲训诫,我知道她是受了很多指责委屈。

说是有次偷偷用自己卖苦力挣的钱买了新衣服,被奶奶发现了,追着肩膀都打烂了。

我心疼母亲,却又不想她怼奶奶,想着母亲如果忍耐多点,温柔些,或许奶奶不会那么多苛责吧。

结婚后,我谨记这些训示,事事谨慎,主动尽好孝道,搞好婆媳关系。

开始婆婆挺喜欢我的,她没有奶奶那么严厉多规矩,感觉挺随和。

我白天给学生上课,回家做煮饭洗衣完成各种家务。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注重为人处事,一旦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我也会反省,表达歉意然后自我纠正。

总之,我尽最大努力去做好一个有教养,守本分的好媳妇好妻子角色,一起为家庭出力。

但是结婚后吃住一起,随着寒暑假的到来,日子一长,就没那么风平浪静了。

婆婆开始念叨生活开支多,算计我们夫妻俩的工资,慢慢毫不留情地数落我的各种毛病,事事拿我与大姑子比,当然啥事都是大姑子优秀,对我各种嫌弃。

如此一来我倍感压力,内心憋屈。

面对婆婆这样的言行,我一边忍耐着,一边本能地开始默默反抗,疏远婆婆,后来要求分家自立。

但婆婆并没有就此放过我,甚至有时会借老公高声咒骂,开始有老公的理解安慰,我还能死死忍受,但内心越来越凉,填满了怨恨之心。

直到后来夫妻关系恶化,女儿出生后矛盾升级,我无奈下只好搬出去住。

有次我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回去找公婆理论老公的不是,没想到婆婆严重护短,当场责骂我。

过几天还追着我打,嘶咬我的胳膊,给我身上还留下一个永久的咬痕!

自此,我与婆婆的关系彻底破裂,对婆婆仇恨之心让我多年无法释怀。

每一次回忆她咬我的血淋淋的场面,我都泪如泉涌。

我怎么也想不通,看起来很温和的婆婆如此残忍,我又没做啥过分的事,骂几句我也会谅解,我本不是个计较的人,可她怎么能下得去手打我还咬我!

因为带着深深的怨恨与内心伤痛,因此我好几年没有回去过婆家。

即便后来婆婆找了亲友劝我回去,我思虑再三,带着女儿回去了,婆婆客气了很多,基本没有挑剔指责。

我也尽力不翻旧账,婆婆为了儿子,我为了女儿,我们都为了家庭幸福的共同目标努力修复这段关系。

甚至婆婆还在我高龄怀儿子时尽心尽力照顾我,还帮我带儿子。

我很感恩婆婆,但是我也很清楚,内心的那道伤痕,始终也无法愈合。

我想婆婆内心也如此,因为当时我也还手了,婆婆也是为了儿子迫不得已才会接我回婆家,所以我们再怎么克制,也还会有互怼的时候。

某天我看到网上一个关于“婆媳矛盾的问题,能否用感恩去化解”的问题。

无数人愤怒回应:

"不!我恨她!怎么还能感恩呢?本宫死也做不到!"

"婆婆没生我,没养我,凭什么对我挑三拣四?她护短、双标,我还要感恩戴德?"

这些回答直白、激烈,甚至带着几分快意恩仇的畅快。

可翻完所有评论,我心里却像堵了块大大的石头——为什么本该是至亲的两个人,却硬要走到互相伤害的地步?

难道婆媳关系,注定是一场逃不掉的“战争”?还是说,我们其实都忽略了某种破局的可能?

直到后来我学习了几年的家庭教育,懂得了情绪管理,与心理年龄的升级,家庭组合模式,亲情关系的修复提升方法等。

我用这些练习与婆婆好好说话,带着孩子像我恭敬奶奶一样,对婆婆细声软语,尽量多分担家务。

婆婆也更好了,但随着儿子长大,管不住了,婆婆也时不时用难听的语气说话,尤其是嫌贪玩不听指挥的儿子没规矩。

还常习惯骂“畜牲”之类的,气得儿子眼光都变怨毒了,背后咬牙切齿说太讨厌奶奶了。

看着这场面,我极力忍着对婆婆的无奈,与儿子好好沟通引导,但儿子也只是暂时压抑着情绪。

我也跟婆婆心平气和沟通,肯定了婆婆对孩子的关心与付出,告诉她孩子需要正面引导肯定,不喜欢负面评价,也不想什么都被限制。

婆婆虽然也暂时停止了这种说教指责的方式,但也还是憋着气。

我知道,那气来自于我!

因为无论婆婆还是孩子爸爸,内心里都认为孩子是我教出来的,孩子的各种恶习,不能怪孩子,而是怪我这身为老师的母亲没教育好!

说实话,面对这样的状态,我再怎么调整,内心深处其实还是有怨恨。

每次带着女儿儿子回去,各种套近乎,最后仍然没有几次是开心的。

只因为我是老师,辛苦养育孩子累成狗,到头来受气的却总是我!

不过,几年的学习,也给人做过很多咨询,我深知,这种现象太多了,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的剧情。

我更知道,能改变的唯有自己!我不再强迫自己完美,停止无休止地自责——这种觉醒让我终于跳出了"受害者"的循环。

在保持现状不再恶化中,命运让我遇见了涔汐老师的修心训练营,没想到这个机缘,最终帮我解开了困扰我多年的婆媳死结。

初入涔汐老师训练营时,我像蹒跚学步的孩童。

老师教授的"八心修炼法"中,我首先聚焦"感恩心"与"利他心":

每天做功课时,我会细细感受拥有的享受到的一切。一言一行之前,也会觉察练习,先思考如何让别人舒适。

我会稳定情绪,心平气和与婆婆沟通,了解她内心的真实需求,然后给出明确的答复。

我会穷尽所学,平衡种种。这些简单的练习,像春雨般慢慢软化了我坚硬的内心。

接下来,老师的棒喝更让我振聋发聩,她一下一下撕开我长久以来的错觉:

我们只盯着自己的付出!看不到别人的付出,自以为做得好,其实内心根本没有感恩心!我们每口呼吸,喝的每一滴水都依赖无数人的劳动!等等。

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猛然惊觉:自己竟在最重要的家庭考场交了白卷!

老师的棒喝,让我无地自容,做反省忏悔的时候,一想到自己曾是这么无明。

白白遭受那么多痛苦,蹉跎浪费掉那么多宝贵的时光,止不住泪流满面。

然后老师又教我们学会如何用"上帝思维"俯瞰人际关系:

婆婆的挑剔,是她那个年代,艰难环境下生存与表达爱的方式,这跟那个时代有关。

过往的冲突,是两套价值体系的碰撞。

婆婆年纪越来越大,器官退化,思想言行也越来越身不由己,越来越糊涂,这是人老了的生命规律。

我们的痛苦,源于把"小我"看得太重,而没有考虑到其他生命的状态。

所以学习几年家庭教育后,我们也只是在表象上下功夫,其实心性一点也没改变!

想想真的是,我表面上我带着孩子尊敬奶奶,其实我的内心根本就没有去换位她的感受。

当我升维了这种认知,像在万米高空看清了地面迷宫的全貌。当老师提到:

"幸福取决于:你心里能装下多少人,利益了多少人"。

瞬间多年来我的内心积怨如冰雪消融。

我突然看清:

1. 不是婆婆太难相处,而是我的容器太小,我自认为自己胸怀大

2. 不是付出不被看见,没有回报,而是我放大了付出,太计较回报,不识因果。

3. 不是道理不懂,而是我知性没有合一。

听完老师这样的不断棒喝,让我如梦初醒!

原来,我所有的障碍都源自于我的格局太小了!我的眼界,我的心襟是如此之小,痛苦是我自己原因,而非婆婆的缘故。

我教学生那么多做人的道理,也自以为自己是好人,但是却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处理得乱糟糟,如何能教育引领孩子!

老师说的帝思维如同一束耀眼的阳光照亮了我与婆婆相处的道路,我的眼界豁然开朗。

上帝思维让我们学会从心底里去关爱他人,如同关爱自己。当我们帮助他人时,最终也会惠及自己。

如同盲人提灯笼的寓言,那盏灯笼看似自己用不着,但是照亮了别人的路,也让他人注意到了黑暗中的自己,最终保护了自己。

这种思维方式让我们明白,爱与善良是会流转的,我们给予他人的越多,最终回馈到我们自己身上的也越多!

当我拥有了上帝思维,我就真的做到了心怀感恩,看到的不再是婆婆的挑剔与不足,而是她的付出与深切爱意。

当我真诚地感恩她含辛茹苦地养育了孩子爸爸,感恩她在生活中给予孩子们与我的点滴关怀。

而这种感恩之情让我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婆婆,沟通完全顺畅了。

家里的事我也会与老公商量着一起分担,婆婆念叨的事情,不论对错合适与否,我们都尽量注意不驳斥回怼。

而是从各方面考虑正面分析,告诉她我们的想法与能做到的解决方式。

婆婆自此几乎没再对我说过一句重话,特别配合,她对孩子们更是软言细语极尽关怀。

还细心关注我们每个人的习惯爱好。

比如她给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不同的水杯,每天给我们泡上喜欢的茶水,每天笑容满面的,家里其乐融融。

以前那个各种讨嫌的婆婆居然来了一个 180° 的全然改变,包容着我们每个人的各种不足之处,让我惊叹铁树真能开花啊。

果然每个人的心里原本都住着一位天使!

儿子在我耳濡目染之下,也从此对奶奶恭敬友好了。

他会把在学校的奖品送给奶奶,奶奶开心的不要不要的。

当我学会从高维视角出发,超越了日常的琐碎纷争,认识到婆媳关系对于整个家庭的重要性。

明白和谐的婆媳关系,才是家庭幸福的根基,是为子孙后代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关键。

从此我的格局大了很多,我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感受和利益,而是以大局为重,以爱为出发点,积极主动地去改善婆媳关系。

我看到了婆婆的不容易,也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婆婆被理解了,她也尝试理解包容我们。

现在逢人便说我们的好。将近30年仇人般婆媳关系,从此我们内心没有任何怨恨。

如今婆婆已八十多,生活能自理,她还为我们守着一个菜园,喂好几只鸡,每天都在努力劳作,这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而我当年身体上被婆婆咬的疤痕虽然还在,但内心的伤痕因为跟着涔汐老师修心彻底修复了。

我要用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活在怨恨当中。

想起过去的无明,真是惭愧呀!

感恩涔汐老师如此智慧有魄力,让我生发无穷的力量,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为千年难解的婆媳问题找到了破解密码,更让整个家庭变得越来越美满和谐。

婆媳关系的核心是孝道,而孝道的核心不是我们做了啥,而是我们做的有没有让父母生命变得更好。

在此,我希望更多的家庭也能加入修心训练营,我们提升了自己的智慧,让家庭小船平稳快乐地前行。


作者简介:张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头发虽长见识不短,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职场的认知大坑,欢迎关注@我是涔汐,一个让你增值的地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