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观察1: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爱与陪伴,别人还需要做情绪清理与疗愈

                            01

傍晚在跟看晨玩一个在脚腕上转的玩具旋转跳跳球,她学好多次,没学会,我说这个玩具你只要会了让它在你脚腕上转,你就会了这个玩具,我又给她示范了一次,我说你去感受它在你脚腕上转,你如何动让它跟着你转。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了好多次,她还是不会,只能用手发起来转两圈停下,后来学会用另一只脚发起来,但就是不会那只脚带动着玩具转,她低下头又想像以前一样放弃。

我说我们小时候玩玩具,放学后一晚上不会两晚上,就是有一种必须要学会的韧劲,你们现在就是玩具太多了。

也许你年龄太小了所以这个玩具不太适合你。晨5岁了。

晨没学会,我在说她太容易放弃,她哭着说:你总是说我,我很生气。

后来我一想,我小时候玩的特别开心是,没人管我我要怎么玩这个玩具,大人最多给我示范下,就不会再管,所以我玩的很开心,因为一个傍晚没会,没人唠叨我笨,没人唠叨我说我很容易放弃,没人让我必须怎样玩,所以那时候玩的很开心。

没有被贴任何负面的标签,没有被强制要求如何,很自由的玩耍做自己所以很开心。

我想我就是太焦虑,把自己的焦虑不知不觉带入了与孩子相处中,我总是焦虑她长大了会活的不快乐,会有我有的焦虑与无奈…

比如担心孩子做事没恒心然后去说教她,导致她反感……其实这种随便拉出一件事情贴个标签,说教、训一番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与自卑感。

我发现可不是在跟孩子相处中,在跟别人相处中也总有这种说教感,好像是在证明自己的价值,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无需证明,做一个生命纯粹的体验者,那会让我们活的自在。

换成鼓励与引导好的很多,或是说鼓励与引导也可无。生命在于自我体验,不是别人教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命是每个独立的生命自行感悟与成长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本质是爱、真相、美好,这也是每个人的真实身份!在每件事中尽量记起自己是谁!活出来便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