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7天王牌P计划里,每一天的迭代,都想尝试能不能与前一天有不用的风格或者是更好。回顾当时立下的flag,有实现的也有失败告终的,虽然,我坚持了下来,但是也认识到了自己许多要改进的地方。下面,是我复盘的过程。
一:回顾目标与事实。
在科技风格上,虽然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做科技风,做之前目标是能够达到所看到的参考那种气感。最后出来的事实上,是比较灰暗的,大体上是符合科技风,但细节上还是不足,缺少很多氛围感。第三、四期的迭代,换了一个数据可视化的模式,第五期是从一个UI设计中获取的灵感,第六期上,想搞一些精灵古怪的想法,用人物介绍的方法来表达。最后一期的PPT上,从零开始,分析文案,找出想重点表现的情感氛围进行衬托。
二:对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到了这一步,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个问题,做之前没有想到预想的一个主要效果。但在与精品作业的一个对比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作品上存在着哪些不足。
其一:细节上的表达没有体现出来,缺少细节。毕竟好的设计是用细节来表现的,作品缺少细节的原因,也在于自己看的少,练习得不够多。
其二:对文案的理解能力还是不太够,emmm这个是从其他的一些作业上发现得来的,对大段文案的精炼能力略显不足。逻辑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三:经验和教训
7天的P计划,学习到了挺多的知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先从教训上面来说吧:自我把控能力不足,时间规划不够优化
在此之前,我还认为我是一个挺自律的人,在自我把控上面能力也算好,但直到这一次的计划,我终发现我也是有拖延症,自我把控能力也不算好的人。有时会做着做着去看看手机,刷刷微博,看看群。结果一看,就损失了很多时间。然后,自己除了这个P计划外,也还有一个插画的课程,也有有着作业要做,在时间的规划上优化不足,出现过一两次的混乱局面。导致两次的质量都不是很好。面对这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目前是:每一晚把要做的事写在便利贴上,然后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排列,在这过程中,把手机丢远一些,关闭数据网络,在这过程中,倘若出现长时间没思路的情况下则换下一个任务。
收获上:没灵感的时候怎么办。导师们的真情分享,收获到了很多,也在逐渐消化的过程中。
首先,渐渐开始学习一些比较专业的词语,在对案例问题的分析中,一开始我总是分析不出来,有些就算知道问题在哪,也害怕说很不专业(就那种很滑水的词)。在看着大家最问题的描述以及导师们给出了结构化描述版块上,我也渐渐地来用在案例上了(虽然没有发出来)。
其二:一个设计思路的全过程:搭建骨骼——穿上衣服(初步确定配色方案,或者是根据风格以及背景确定配色方案)——化妆(细节氛围的表达)。还有一个是:如果思路不清晰的话,那么请你找50张相关的案例或者是素材,然后进行一个总结和思考,不用太复杂,找出案例或素材上共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