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七言
看完《爱乐之城》,总感觉这部电影后劲儿大,像是一壶桃花醉,浅浅入口,力道后至。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说的就是这个理。
偏偏《爱乐之城》的故事太过简单俗套,无非是两个人初初相遇相恋,因为生活的现实最后分开,它的“恋爱——分手”套路甚至都比不过一些国产电影,可就是这样一部看似幼稚又感性的电影,让人看得唏嘘又感怀。最重要的原因,不过是它将梦想与爱情这个命题拍得更加有“质感”。
达米恩·查泽雷说,这部片是一封“给洛杉矶的情书”。忽略掉《爱乐之城》所致敬到的经典影片桥段来看,它明明是个有关爱情与梦想的故事,却被导演拍成了有着迪士尼色彩般的成年人童话。
影片里的歌舞片段,无不充斥着浪漫与梦幻的色彩,这些并不是发生在舞台之上,而是巧妙的利用了洛杉矶这座城市本身的梦幻气质,设置了一场华丽的浪漫。英文片名La La Land这个英语中用来形容不切实际的梦幻之地的名词,恰恰正是洛杉矶的别称。
这座城市就是无数颗怀揣梦想的心聚集的大舞台,他们赌上青春,赌上时间,甚至赌上爱情,一唱三叹,都不过是在和浮躁的现实作对抗。近乎偏执地渴望被认可,又在四下寂静的深夜里焦躁不安。
所以《爱乐之城》自始至终都无法跳出那句自我调侃,“这就是洛杉矶,他们推崇一切,却从不珍惜任何东西。”
无论是洛杉矶,还是此时此刻的北京,偌大城市里的梦想总是让人沉醉。一旦两个爱做梦的年轻人碰在一起,实在是有太多种可能性了。
塞巴是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在高档餐厅弹奏钢琴,靠着弹奏《铃儿响叮当》这样的节日乐曲赚取小费,最大梦想就是开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拯救在大众视角里早已落寞的爵士乐。而事实上,可能在下一刻,他就会立马丢掉工作。
米娅则一个四处碰壁的女演员,试镜了无数角色,都毫无音讯。现实的境遇是,她白天在咖啡厅做一个受尽白眼的服务员来糊口,卧室里挂着众多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的海报,却连《无因的反叛》都没有看过,和其他几个女孩合租在一间房子,偶尔赴宴一些无聊的约会与派对。
有没有发现,这跟我们许多在大城市里漂着的人何其相似!是的,在生活的窘迫面前,压根儿没有那些所谓的尊严可言。这就是我们二十多岁的年纪里所经历的,总觉得自己能做点什么,可是城市太大了,想要的东西还是离我们有些距离。歌舞越浪漫,现实越狷狂,抬头看看墙上转动的时钟,一天就又过去了。
让人庆幸的是,我们总能在逼仄的城市里找到相似的灵魂。
影片用春、夏、秋、冬来分章节叙事,就像四季那样,有萌芽有热烈,有凋零也也有寂静。两人的感情,也大抵如此。
每段爱情的开始都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微妙又美好。塞巴和米娅在电影院里,笨拙地触碰对方的手,生怕另一方会退却。看到此处的时候,我会心一笑,成年人谈起爱情来,总喜欢掂量一下,忐忐忑忑的,在心里打着小九九。可是,幸运的是两人都像是一团火,在灯光昏暗的角落里,照亮了彼此。
不知道恋爱中的你们,是否有跟对方谈过“梦想”一词?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侣太少了。大多数都在讲柴米油盐与生活,梦想大概只存活在文艺青年的词典里。所幸的是,塞巴和米娅都拥有并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
他们在深夜里欢庆失眠,他们在生活中彼此鼓励,他们在困难中相互扶持,教会对方什么是人生。这样的伴侣,真好。
人与人的相守相爱,就是那样难,连吃餐饭都是要珍惜的缘分。
当塞巴红了的时候,米娅说,这根本就不是你喜欢的状态。塞巴针锋相对,或许你只是喜欢我穷困潦倒的时候。其实塞巴自己又如何不知,当他被当成商品一样,扮上让人追捧的造型,他的内心其实提不起任何好感。
怪只怪两人都有自己的骄傲与偏执。人嘛,总是在年轻的时候,不明所以地,喜欢跟爱的人较劲。
如此相爱,可最终却没有在一起,非常现实。
最后两人都真正做了自己喜欢的事,米娅踩着高跟鞋出现在咖啡店,成为五年前梦寐以求的自己,塞巴开起了爵士乐俱乐部,演奏自己喜欢的音乐。
多好啊,即使两个人分开了,也没有影响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影片弱化了这五年间两人所经历的种种,看似明朗的最后,其实我们也终究不明白这期间的故事走向。或许其中还是有许多现实的尴尬与窘迫,女主角在现实中就跑过龙套,就受过白眼,但电影把这些都简化了,只有真正体会过得人才明白其中的辛酸。只是因为这是电影,总要给人留一点善意的想象。
电影最后有关“假如”的蒙太奇,哭伤了很多人。
在塞巴的爵士乐俱乐部里,米娅给他设计的酒吧logo,包括每天路过的街角墙上米娅的巨幅海报,包括看见台下的米娅,于无言中弹起那首两人相遇时的旋律……
在音乐里,蒙太奇镜头假设了两位主人公在一起的生活,和和美美,故事好像是重新开始,却又回到最后的遗憾。
很多时候,人们会常说,这件事假如能这般,该多好,将来假如能怎样怎样,我必将如何如何。但深究起来,说出假如两个字,往往都是因为对某人某事已经无能为力。
只能在这段悠悠的旋律里,一次次地失语,哽咽。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塞巴最后弹的曲子其实并没有弹完,留下了最后一个音符。像极了塞巴最后一次说给米娅的情话:在我人生的序曲里,假如没有你,就都算是不完整。
或许,那个音符至今还停留在,你为我设计的俱乐部logo里,也可能停留在,我们久远的记忆里。
像裹着可可粉的提拉米苏,甜甜的味道夹杂一点点的苦涩。但他们的感情又不是病态的,一段感情让彼此成为了理想中的样子,也不算辜负,你我在彼此生命里留下的印记。
遗憾是遗憾,可是遗憾又完满,中二又感性。最动人的,是结尾处欲说还休的相视一笑,有点儿喜欢,有点感动。似乎也是在默默诉说着,如果早知道不能在一起,当初就应该好好爱你。
电影就像是性幻想、臆想症、白日梦,编剧让两个错过或是未曾交集的人,最后都会相遇。所以在所有的愉悦感里,最喜欢两人重逢后的“会心一笑”,没有无谓的错过,也不需要相识却不相认的伪高潮,那种秘而不宣,就好像戏弄了全世界。
“I will always love you.”
你过得很好,我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