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背影

      我慢慢地、慢慢地体会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一题记(龙应台)

                                一

      多年以后,儿子带着自己的孩子站在大学校门前,准会想起父母送他上大学前的那个遥远的夜晚。当时,夜已很深,楼群中星星点点的灯都已先后熄灭,唯有自己家的客厅里还灯火通明,儿子认真准备的衣服用具,书本文具,塞满了一箱一包。

      尽管是看着儿子整理的,妻子仍然感觉不放心。已经睡下了,她又起床把东西都翻出来,对着之前列好的清单,再一样一样,重新整理,再放进去。

      儿子说,妈妈你放心,我就是照单子整理的。我也劝她早点休息,除非重要的东西检查一下。其余,即使有遗漏,在大城市,随时都可以买到。

      她仿佛没有听到,只管自顾自地在重复着。

      夜里,时钟已指向凌晨的两点,妻子还没有睡,她说,想到他今天就要离开,心里空落落的,难受。我赶紧爬起来,轻轻劝她,孩子大了,总是要有离开我们的时候。想想我们自己,不也是这么过来的。

      恍惚间她匆匆入睡,我倒是睡不着了,脑海里开始浮想连篇。

      想起儿子上幼儿园,他背着新书包,显得很兴奋。但真正要进园门的时刻,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要我陪他进去。待见到老师后,终于拽出他的小手,老师领他进去,他一步一回头,哭红了双眼。我也坚决地背身离去,再回首,亦是泪眼模糊。

      想起一九八八年,父亲送我到六十公里开外的上坝乡上高中,那年我十七岁,也是第一次离开家。

      由于报名当日下午没有返回的班车,父亲和我在集体宿舍里的床上蜷缩了一夜,他看着我睡觉,自己彻夜未眠。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把我摇醒,说他要走了,交待我独自在外,照顾好自己。

      宿舍里漆黑一片,同学们的鼾声此起彼伏,父亲轻声嘱咐我的时候,扶着我的双肩,虽然看不到他的眼泪,但我能明显感受到他双手的抖动和身体的颤动。

    临走的时候,他又塞给我十块钱。

      那年,父亲四十七岁。

                          二

    清晨六点,闹钟响了,一家人翻身而起,虽然昨晚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早餐,但大家的味口似乎都不好,匆匆应付了几口,就都上车了。

    第一站到西安,我们乘同学的车去。

      秋雨敲打着车窗,上车不久,儿子就闭目睡觉了,昨晚,他肯定也没有休息好。

      车里,一直保持着沉默,只有开启的手机导航中,操控标准普通话的小姐,不厌其烦地提示,引导车子在G30高速路上前行。

      一路上,我们顺路游览了崆峒山,尤其袁家村的美食令人留恋忘返。

      之后,北京、大连、天津,旅途中车票、地铁、订房、门票、自助海鲜都由儿子操办,我成了真正的甩手掌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了报名这一天,便弃船上岸,一路迤逦,来到校园。中午时分,安排妥当了儿子的一切事务。我们到食堂体验了一顿,又把校园转了个遍。

      回到宿舍,儿子说,爸爸妈妈,你们早些回宾馆休息吧,我今晚在宿舍睡了。妻本想让儿子和我们一块回宾馆,一下子离开,她很不适应,看儿子毅然的神情,她没在挽留。

      妻子从床铺上起身,默默看着儿子,和其他同学一样,儿子已经按要求换上了崭新的作训服,再加上刚理的短寸平头,感觉特别精神,却又显得有些陌生。

    妻子说:“那么,我们就走了!”

    我提起已经空了的行李箱,离开,儿子却一把夺过箱子,说:爸,我送送你们。

      宿舍楼中间长长的过道里,儿子提着箱子,走在我们中间,他大步流星,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活力。相对于他的干练果毅,我们都显得脆弱,而且正在苍老。

      第二天中午,他早早和同学来宾馆送行,我们匆匆吃了顿饭,又叮嘱了几句,他叫来了滴滴,看我们上车后,他开始向我们挥手。

      车子缓缓前行,儿子的身影坚挺在似火骄阳下。再回首,只看见妻子一只手伸出车窗摇摆,另一只手在不停地抹泪。她懂得孩子此后的艰辛,但必须让孩子走,也必须放手。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滚滚车流中,也许儿子已经回头,留给我们的,也许只是他的背影,精干的平头,白色的T恤,黑色的运动裤,黑白相间的耐克鞋子,在黑色的沥青路面上,起起落落,时尔被尾气淹没,浮显……。

      恍惚中,仿佛时光已经倒流和停滞,我似乎就是那个蹒跚前行,艰难爬过月台的父亲,手中捧着橘子,寻找着我将要远行的儿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

      儿子是那种侠骨柔情的男子汉。

      儿子上三年级前,我和妻子都在乡里上班,只好寄养在姥姥家。那时候,儿子最高兴的是周五放学爸爸或妈妈去幼儿园接他,最勇敢的是周一六点多第一个被爸爸送到幼儿园门房。

      记得那时假期或周末每一次从乡下爷爷家回来,都是一次生离死别。有好几次都是爷爷送他回来并当面承诺接他回去的日子才罢休。他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房后羊圈,跟爷爷喂羊饮牛是他每天都要操心的活儿。

    尤记得无数个黄昏,在乡下或牵着或抱着儿子,看夕阳在麦浪上投下万点碎锦,望秋水长天,看孤鹜落霞,在田地里帮父母亲抱麦推车,那样的微醺里,晚风如轻盈的游鱼般在我们周围穿行,依稀恍如昨日。

      岁月流逝,从小学到高中,他仿佛永远停留在天真烂漫的童年,对各种人情世故毫不理会,对一切恶意与猜疑越发无动于衷,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单纯的现实世界里。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幸福常不自知。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可是他,却常常宽慰我们,视频中,永远那么阳光明媚……

    国庆前夕,我的腰伤复发,不能直立行走,妻想了一个绝妙主意,用拖把替拐杖,建议我每天拐着拖把走遍家里的角角落落,以便早日恢复健康。

      依稀中,我似乎看到了这个“绝妙主意”后面儿子的背影。

    这一年,儿子十九岁。


                    写于10月1日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是在送18岁的儿子出国读书的时候写的,本来自以为潇洒的我,在离程的飞机上哭得像个泪人。 再自以为是,当分离的...
    经年鲤阅读 5,241评论 13 23
  • 亲爱的女儿,今晚给你洗漱的时候,你说:“妈妈,有的时候,不要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那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所以没关系...
    小怪物_a3bf阅读 1,332评论 0 5
  • 今天写作禅的主题是拼贴游戏,貌似很好玩,拿起报纸、杂志,又或者是宣传单,随便剪剪,把不同来源的字句随便组合,排列成...
    滢是一样阅读 1,768评论 6 9
  • 你说咱们公司这些都是什么领导?脑子里整天想些什么? 在办公室的时间,这种垃圾话我几乎天天可以听见。公司项目没有中标...
    陆凯是个大杠精阅读 3,369评论 1 1
  • 闭包的定义 闭包是一个函数和其声明词法作用域的结合 --MDN 关于闭包的解释和理解各不相同在此引用MDN给出的定...
    e81bcd463937阅读 1,7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