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didn't set out to be superheroes, but sometimes life doesn't go the way you planned.
------《超能陆战队》
其实慢慢很享受带着耳机在大街上行走的感觉,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要学会享受这份孤独,在孤独中自我增值。以前的自己,觉得在大路上走着带着耳机会看起来很怪,也很担心别人会给予自己同样怪异想法的眼光,但现在认真想想,谁看你啊,这个世界除了关心和爱你的人,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你,一切都是自己的臆想,这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所以应该去做最舒服的自己,不用在意别人太多的眼光,因为根本没有人有空留意你,就这么简单。
中午两点回去公司,这时整个大厅,除了保洁和机器维护的员工,基本上没什么人在,谁能想象这晚上就是容纳两三千人蹦迪的地方,繁华背后就是部分人的努力,同时也在告诉自己,在VJ这件事上,不能马虎,这也是艺术表演的范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自己,现在就需要练功中,基本功。素材的感觉,现在也还是不太好,看着同事高远给自己制作的界面,素材很多,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素材。一般我们的界面,一个列表三类素材并行排放,由音乐节奏区分,主歌部分是轻柔的,画质清晰,质感好的。拉升阶段,主要是变化频率变化比较快,为副歌爆发做铺垫;而副歌部分,则是4/8拍的重点,这时自己一定要每首歌都去数拍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数拍子,利用身体熟悉的节奏去数,不过每首歌节奏会有所变化的地方,卡点具体看每首歌的情况,前场现场的节奏都比较缓,在这方面上,不用太刻意寻求变化。而还有一个点,就是每首歌最后结束的部分,可以卡点利用一个爆发的火焰素材,给观众造成一种既视感。素材的排放,也是很有讲究,我们VJ的工作,其实就是怎样在最短时间听出音乐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在最短时间找到你想要表达的素材,并且给观众造成即时的视觉效果。认真地看着满屏的素材,大概能知道此时同事高远排的素材是简单先按照颜色区分的,素材所表现的内容没有区分,这点上是比较乱的。对于我自己而言,素材还是要靠自己去熟悉,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及对每个素材的熟悉情况,排出适合自己的东西,所以说,这点不能偷懒,宁愿每天慢慢去整理,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个脚印。
晚上,同事小枫现场看自己打素材,也指出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主要这几个方面,音乐节奏不太好,太着急放素材,不关联素材卡点太快,很想表现音乐的节奏,但是素材不对,导致整个画面感觉很突兀。其实小枫和自己说的,也是杨哥给自己强调的,素材表现的音乐细节,还是要自己多去感受,而不是单纯只能跟着音乐大鼓表现比较强烈的节奏,要去想想怎样利用最简单的线条素材表现音乐,归根到底,还是不熟练,还是要多加练习。小枫说了一个重要事情,基础的东西尽量不要犯错,一次可以,但是屡次犯错,师傅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慢慢就会被逐渐放弃,这点需引起足够重视
今天还是两点下班,大概一点半的时候杨哥也回来了,开会,舞台部每个组都要开会,杨哥和同事高远很认真地讲了关于怎样提高的事情,大问题没有,但是需要捉住小细节,卡点衔接部分,歌曲切换结束部分,还需要更用心去感受,然后想想怎样去表现出来。同时也说了关于停顿的东西,屏幕根据音乐节奏停顿黑屏,其实也是一个真正高手进阶的过程,动的素材我们都会,但是怎样用静去表现音乐,那就是更厉害的东西了,动静结合,抑扬顿挫,怎样给现场观众带来有惊喜的变化,这就是杨哥希望我们去感悟的,而怎样提高这个方面,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多看视频,MV,电影,看看别人怎样通过素材表现音乐的感染力,这是高层次的领悟,需要时间。除此之外,杨哥也和我们讲了现场如何和灯光的配合问题,我们彼此都是整个舞台部组成的重要部分,如果说音乐给以观众最直接听觉的体验,那我们视频和灯光就是给予他们直通灵魂的视觉盛宴,让他们整个蹦迪过程达到全身心的投入。关于和灯光的配合,杨哥跟我们说,音乐的节奏,就是告诉我们全场人的说明,音乐的节奏,灯光也在卡点,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歌中,彼此让一下卡点的节奏,让观众的注意力,会在不同歌曲中感受视频和灯光的侧重点,彼此衬托,彼此构成完美的视听现场,多听多感受,理论自己都懂,关键还是要多练多感受,争取更好地去表现音乐,配合现场。现场培训,都是杨哥一些实用心得,全部都是灵活的东西,需要用心去感受,提高,而基础,就需要通过练习和积累加固,有了基础,后面才会有更好层次的音乐表达,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