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儒家,关于美恶与贵贱之辩

在盗跖这篇中,盗跖和孔子的对话多不清晰,逻辑混乱不堪。子张与满苟得的辩论可谓是相当精彩,本文我们来看看关于美恶与贵贱之辩。

子张曰:「昔者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今谓臧聚曰『汝行如桀、纣』,则有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贱也。仲尼、墨翟,穷为匹夫,今谓宰相曰『子行如仲尼、墨翟』,则变容易色称不足者,士诚贵也。故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

满苟得曰:「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义士存焉。昔者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论则贱之,行则下之,则是言行之情悖战于胸中也,不亦拂乎!故《书》曰:『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满苟德所举世间之非常例,在私塾班上课过程中,杜老师划为稳定逻辑与索要全部的逻辑,前者为生民逻辑,后者为统治者逻辑。

统治者取得统治地位亦从于稳定逻辑维护生民之安稳,否则其统治地位即可被推翻。生民逻辑是常道,无论如何换统治者,维护百姓安稳幸福,则可。

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

然而,此是事实,亦不可用以反驳仁义之存在,仁义定然存在,至于事实如何不符合仁义,并不能否定仁义存在,只可说事实上此人没有遵循道德,而此中的孔子受币,则是孔子遵循自我的臣子角色,并不能否定孔子无仁义。

君王与臣子是两套不同的逻辑,君王要掌控全部,而大臣要的是人间太平,百姓安稳。

事实上,孔子受币并不代表孔子对于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这件事情的参与。

满苟德,把两件不一样的逻辑放在一起,企图混淆视听,混淆黑白。事实上,是满苟德的逻辑不清楚。如此,否定的目的,是为打倒仁义,否定仁义之不存在?如果这样那么满苟德便自我渺小了。

事实上的不合仁义,并不是要弃绝仁义,而是要以如此反面的例子,反证仁义之珍贵,如果满苟德心中是出自于对仁义的珍重而提出反论反问,说明他内心是值得尊重的。如果他仅是为了打倒仁义,那么便不见丘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盗跖这篇中,盗跖和孔子的对话多不清晰,逻辑混乱不堪。子张与满苟得的辩论可谓是相当精彩。 下面两段要讲明的是信义和...
    抱朴讲堂泽溪阅读 525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8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54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10,423评论 1 6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